2024年11月28日 - 信報
Web3現已成為科技界的熱門詞語。然而,當我們談及Web3,往往會感到迷茫。這個領域裏的術語層出不窮,從Bitcoin(比特幣)到Blockchain(區塊鏈),再到Cryptocurrency(加密貨幣)、Metaverse(元宇宙),以及如今逐漸興起的Web 3.0、Virtual Asset(虛擬資產)和Tokenized Asset Market(代幣化資產市場)。我們不禁會問:為什麼一個技術領域會有如此多的名字?本文並不試圖解釋哪一個詞語才是「正確」的,而是希望探索這些概念為何層出不窮,並揭示其背後的社會建構邏輯。
比特幣:新世界的雛形
2008年至2009年,比特幣作為一種互聯網原生貨幣誕生,為一系列未來技術革新奠定了基礎。在當時的語境中,比特幣是對傳統金融寡頭體系的反抗,試圖描繪一個人人平等的烏托邦社會。它所秉持的去中心化理念,深刻反映了密碼朋克(Cypherpunk)文化的核心精神,即通過加密技術保護個人隱私,並賦予個體經濟自主權。然而,最初這些理念主要在少數技術精英的小圈子裏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