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8日 - 信報
Web3現已成為科技界的熱門詞語。然而,當我們談及Web3,往往會感到迷茫。這個領域裏的術語層出不窮,從Bitcoin(比特幣)到Blockchain(區塊鏈),再到Cryptocurrency(加密貨幣)、Metaverse(元宇宙),以及如今逐漸興起的Web 3.0、Virtual Asset(虛擬資產)和Tokenized Asset Market(代幣化資產市場)。我們不禁會問:為什麼一個技術領域會有如此多的名字?本文並不試圖解釋哪一個詞語才是「正確」的,而是希望探索這些概念為何層出不窮,並揭示其背後的社會建構邏輯。
比特幣:新世界的雛形
2008年至2009年,比特幣作為一種互聯網原生貨幣誕生,為一系列未來技術革新奠定了基礎。在當時的語境中,比特幣是對傳統金融寡頭體系的反抗,試圖描繪一個人人平等的烏托邦社會。它所秉持的去中心化理念,深刻反映了密碼朋克(Cypherpunk)文化的核心精神,即通過加密技術保護個人隱私,並賦予個體經濟自主權。然而,最初這些理念主要在少數技術精英的小圈子裏傳播。
2011年,這個領域發生了標誌性事件──比特幣白皮書的作者中本聰從網絡上徹底消失。這位本就匿名的創始人因此被塑造成了一個神秘的英雄,成為超越具體個人的、自由與去中心化精神的象徵。中本聰的「隱退」不僅讓比特幣的理念顯得更加純粹,還使得他本人成為近乎宗教領袖般的存在。
加密貨幣:風口、泡沫與汙名
自2010年比特幣價值逐漸被市場發現以來,一系列構建於相同技術框架上的其他加密貨幣相繼誕生,如2011年推出的萊特幣(Litecoin)。不過,加密貨幣早期應用場景頗為尷尬,它們常用於非法交易支付,例如在暗網市場中流通,似乎代表了一個「灰色地帶」。
名詞背後站着利益團體
隨着時間推移,加密貨幣與市場泡沫的聯繫愈加緊密。2015年,以太坊(Ethereum)系統上線,大大降低了創造加密貨幣的成本,同時也催生了一個充滿投機的泡沫市場。2018年,加密貨幣市場經歷了第一次大規模崩盤。2021年,去中心化金融(DeFi)和非同質化代幣(NFT)浪潮席捲市場,再次掀起了投資狂潮,卻在2022年又一次崩盤。隨着全球監管機構的關注與介入,加密貨幣面對日益嚴峻的合規壓力,進一步加劇了其市場汙名化。
區塊鏈的誕生與意義的重構
許多人認為「區塊鏈」與比特幣幾乎同時出現,甚至更早,但事實並非如此。根據Google Trends數據,Blockchain這個詞直到2012年至2013年間才開始被用於描述比特幣背後的分布式系統技術(Brito & Castillo, 2013)【圖】。這一名詞後來在內地翻譯為「區塊鏈」。區塊鏈這個詞的出現作為一種符號建構策略,賦予了一個技術堆棧以新的象徵意義。從此,技術被從市場投機的標籤中剝離出來,塑造了一個中立性和普適性的形象:「信任機器」(The Economist, 2015)。技術公司們從而出師有名地在金融、供應鏈、醫療、政府數據管理等更廣泛的領域中推動市場。當然,市場是否真正採納了這一技術,並不在本文的討論範圍之內。
元宇宙與Web3:行業的自我救贖
加密貨幣行業對於自身的被汙名化也並非不自知。行業早就開始嘗試用新的術語為自己重新尋找定位。兩個最有影響力的名詞:元宇宙和Web3,都是舊詞新用的代表。
元宇宙的概念來源於1992年的科幻小說《雪崩》,是指與現實世界平行、一個擁有娛樂和經濟體系的虛擬世界。加密貨幣行業借用這個概念表達在互聯網世界裏重造經濟系統的願景。好景不長,傳統科技行業也迅速發現了這個詞的魅力。當Facebook改名為Meta時,元宇宙的敍事被徹底改寫,變成了一個與VR、AR緊密相關的數字世界願景。這一過程展示了話語操控背後的角力:科技巨頭大敗新貴。
Web3則由Gavin Wood在2014年提出,用於表達由加密貨幣驅動的、有用戶主權的互聯網理想(也許你也聽說過著名的「read, write, own」)。然而,這個概念長期處於邊緣狀態,直到2021年才被重新發現,並一直沿用到今天。
在這兩個詞的身上我們需要看到:技術和行業的命名實際上是一個社會建構的過程。每個詞的背後都站立着一個利益群體,為了達到自身的目的,通過各種方式向社會施加影響。
本地市場:政策驅動的創新之路
如今,全世界由加密貨幣派生出來的名詞術語數不勝數,每個國家地區也都有自己更流行的用法。香港政府希望打造全球數字經濟的樞紐、通過具體的應用場景和監管框架打造穩定的市場,以維護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目前,在香港使用最多的詞應屬Virtual Asset(虛擬資產)、Tokenized Asset(代幣化資產)、Real World Asset(真實世界資產)和Web 3.0。它們都有一個共性:試圖使用中性的詞彙與加密貨幣的投機、泡沫形象切割開來,希望藉此重塑市場的信任與敍事。
概念創新不一定是技術革新
我在這裏無意贅述每個名詞背後的微妙區別、利益群體,以及他們的陰謀陽謀。不過需要提醒的是:它們中的一些反映了加密貨幣行業對合法性的追求,一些表明了技術敍事在傳統金融行業中的接納,還有一些的動機並不完全明瞭。
結語: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
正如我們所見,從比特幣到區塊鏈,從加密貨幣到Web3和代幣化資產市場,每一個新概念的誕生背後都有其社會建構的邏輯。概念的創新並不一定是技術的革新,可能只是不同利益群體為了應對市場變化、吸引用戶和資本所進行的話語重塑。概念的更替也並非風險的消弭,它們在帶來新希望的同時,也將風險隱藏在新的迷宮裏。無論名詞如何變化,我們都要清楚地認識到人性不會變化。
金融市場,無論傳統還是新興,都是暗流湧動的地方──無論你是新手還是老師傅。
聲明:感謝InnoHK、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及人工智能金融科技實驗室對本文的支持。內容不代表他們的意見。
作者為香港城市大學媒體與傳播系助理教授
原文: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