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1日星期二

「小紅書」不只紅還姓毛 - 董清

2025年1月21日 - 信報

近日大批美國「TikTok難民」跑到小紅書開戶口,有趣的是,文革時期年輕人人手一本的《毛主席語錄》一樣被稱為「小紅書」,更弔詭是公司創辦人亦姓毛。毛文超作為中國新一代的精英,其成功故事值得細味。

毛文超屬八十後「學霸」,自小成績優異,2003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學就讀機械電子,畢業後進入貝恩諮詢實習。2009年加入一家私募基金公司,從事投資工作。2011年入讀美國史丹福大學工商管理碩士(MBA)課程。

2025年1月20日星期一

五成熟牛扒安全嗎? - 蔡偉樂

2025年1月20日 - 信報

陳小姐,你的大便樣本化驗發現曲狀桿菌,它是導致你這一次腸胃炎的元兇。你這幾天有吃過煮不熟或未經煮熟食物嗎?例如沙律、火鍋或燒烤。

醫生,我早幾天去燒烤,朋友熱情地燒了雞翼和牛排給我,咬下去不太熟,但是為了不想朋友掃興,還是吃下去了。

喔,那個雞翼很可能就是細菌來源。

平常處理食物,雞肉和豬肉大家都會注意煮熟,但是牛肉和羊肉卻不要全熟,是什麼原因呢?

上海互聯網「拆牆」挑戰香港 - 高天佑

2025年1月20日 - 信報

經濟前景不明朗,內地亟待進一步改革開放,近日有人提議「局部拆牆」,即容許部分地區的企業及居民直接「上外網」,藉以向商界派定心丸、促進外來投資。舉例說,上海市人大常委、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副校長毛祥東日前公開呼籲,當局應考慮在上海「有序、分批、逐步恢復國際互聯網」,包括開放對Instagram、Facebook、社媒X等海外社交平台的訪問。他認為此舉有助加強上海的國際競爭力,甚至「替代香港的部分功能,逐步建成中國式現代化的國際大都市」。

2025年1月18日星期六

九運時代大淘汰 - 伍懷璞

2025年1月18日 - 信報

九運(2024—2043年)屬於火運,象徵高速、創新、高科技及電子化。這個時代以人工智能(AI)、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為主導,將推動社會各方面的快速發展。在「九運」的背景下,如我們具以下的性格和特質,是難求勝於「九運」,正極有可能被時代淘汰,以下便是其中一些例子:

位置決定命運,列強爭奪格陵蘭 - 郭周復

2025年1月18日 - 信報

即將在1月20日就任美國總統的特朗普,未上台就重彈舊調,再提出美國應向丹麥購入格陵蘭。這番「狂人狂語」背後是極理性的地緣政治計算,格陵蘭的地理位置具戰略重要性,所以美國多次試過想奪取這個全世界最大島嶼,特朗普並非第一人,而歷史上窺伺格陵蘭的也不只丹麥和美國。

說來有趣,丹麥是在美國撑腰下確立對格陵蘭的主權。美國1916年跟丹麥簽署買地條約,從丹麥取得丹屬西印度群島,變成現在的美屬處女島,代價是向丹麥支付2500萬美元黃金(約現時7億美元),並公開承認丹麥擁有整個格陵蘭島。

為退休部署,買年金還是債券好? - 周榮佳

2025年1月18日 - 信報

不少人都有一個疑問:究竟為退休做部署,買年金還是債券較好?尤其是本港現時延期年金計劃內部回報率(IRR)保證部分也有2%至3%,如計及非保證部分,有機會超過4%,與10年期美國國債孳息率相若。

之前筆者和朋友飯敍時,提及銀行職員推銷債券,原來他一直有經銀行買企業債券,但今次推銷的新債券,朋友擔心其穩定性,而且職員又建議用融資方法,利用槓桿倍大回報,擔心箇中風險,故特意徵詢筆者意見,於是一場品酒大會變為投資產品分析。

中國富豪家財傳承,學鄧兆尊「三不」 - 林護仁

2025年1月18日 - 信報

內地經濟前景不明朗,基層為生計擔憂,有錢人則為財富傳承費煞思量。據說有些「富一代」要求子女借鑑香港藝人鄧兆尊:「可以隨便玩,做一世『敗家仔』,但不要賭錢,不要做生意,不要做投資。」勸子女做「敗家仔」看似荒謬,不過這番話最初出自鄧兆尊伯爺、「慈善伶王」新馬師曾(新馬仔)口中,甚具人生智慧,在內地現時經濟形勢下,尤其具有參考價值。

吃飯睡覺是消費抑或投資? - 涂國彬

2025年1月18日 - 信報

日前讀新聞,經濟學家林毅夫說,短期促進消費措施有利經濟,長期則還是以投資拉動為主。對股民來說,分類好用,簡單直接。前者針對經濟周期性波動,這裏那裏平順一下,股民憧憬熟悉的措施,相當部分便是擴內需、政府補貼資助、家電汽車下鄉、資訊科技產品置換等。後者卻不純然是經濟周期性波動,反而是長遠生產力提升,包括但不限於人力資本累積,技術創新,甚至制度誘因等。

消費主義巨企,,五大賺錢法則 - 麥子嫣

2025年1月18日 - 信報

尚有一個多星期便是春節,未到年廿八,家家戶戶大掃除,斷捨離也。若可源頭減廢,何用辛苦?惜知易行難!

Netflix紀錄片Buy Now!The Shopping Conspiracy,節目中有業內人士、相關企業前主席總裁高管、現職員工相關專家,紛紛踢爆歐美巨企把消費主義玩得出神入化,年年賺大錢,盈利股價創新高,並歸納出賺錢的五大法則。

2025年1月17日星期五

《魷魚遊戲》:釜山兄弟之家與KK遊戲

2025年1月17日 - 信報

《魷魚遊戲》第二季人氣高企,評價兩極,有傳創作靈感來自南韓史上轟動一時的醜聞──釜山兄弟之家福利院事件。

話說上世紀七十年代,釜山的福利院「釜山兄弟之家」,創辦宗旨聲稱「收容城市邊緣人」,至南韓成功申辦1988年奧運會,政府決意「淨化」市容,遂把無家者強行送入這間福利機構。

福利院美其名是「收容所」,實際上卻是不見天日的「恐懼鬥室」,不少人受凌虐,甚至人間蒸發。文件顯示約4000人被送到該福利院,實際上至少達3.8萬人,當中3萬多人不知所終。

富豪予紅顏知己相處費怎衡量 - 區景連

2025年1月17日 - 信報

66歲大生銀行主席馬清鏗被爆與網紅「五索」婚外情。

進入九運,好景不常,大生銀行馬氏家族屢傳桃色新聞。更早之前,有第三代的馬桂烽(Justin Ma)與kayan9896分手;還有在去年,馬清揚與前妻錢慧儀的官司。昔日夫妻因拒絕和解而最終走上法庭,展開漫長法律鬥爭。馬清揚的離婚風波,本專欄當時可說是全香港獨家分析,各位讀者有興趣,可參與專欄此前文章

兩名人奇案共通點:藏富於藝術品 - 區景連

2024年10月4日 - 信報

風流倜儻的馬清揚先生,最近在法庭上跟他的前妻錢慧儀打官司敗訴,原來他一直沒有繳付法庭訟費。

馬清揚賣畫不成欠訟費

清官難審家庭事,我對富豪家族情史沒興趣,引起我注意的是判詞提到他不能找數的原因,指他手上有一堆藝術品畫作,包括現代中國繪畫大家吳冠中的作品,因未能在市場賣出,所以一時難以套現周轉,無法繳付法庭訟費。

解決財赤,唯有靠賭? - 寧思雋

2025年1月17日 - 信報

對一般人來說「小賭怡情,大賭傷身」,但對政府而言,是「小賭怡情,大賭富國」的頭等大事。因內地演員王星遭誘至緬甸詐騙營事件,近期中國人對泰國旅遊意欲減少,惟無阻泰國計劃開賭吸引旅客,內閣已通過賭場合法化草案,並提交至國會審議,同時也推動網上賭博合法化,以規範地下賭博活動及確保稅收。

諾獎得主倡港經濟增包容性

2025年1月17日 - 信報

202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國家為什麼會失敗》(Why Nations Fail)一書的作者詹姆斯羅賓遜(James Robinson)昨日出席港大經管學院舉辦的論壇時表示,若一個經濟體在經濟領域和政治領域均為廣納型(inclusive),即容許人們發揮創意及實踐創新意念,該經濟體就會邁向繁榮富裕。對於香港未來經濟發展,他認為,必須保持及提升社會的包容性。

學者建議放寬行業監管

談及如何讓香港經濟更具包容性,同場的香港大學金融學講座教授陳志武指出,現時所有有利可圖的行業幾乎都沒有足夠競爭,利潤或多或少都被行業龍頭佔有,例如怡和、太古、滙豐等。

2025年1月16日星期四

《爸爸》劉青雲,不值攞獎的3大原因!

 

東西不分,如何夢想成真?

本來無意評論這類型的廣告,因為自我感覺會有點Low,但這個廣告確實成功吸引了我的眼球,讓我花了3秒時間懷疑人生!

大家一定聽過平行宇宙,進階一點,甚至可能聽過地磁逆轉。廣告中的香港中環Skyline,我估計要麼攝於平行宇宙,要麼地球正經歷幾萬年才發生一次的地磁逆轉,否則難以理解這個東西方向錯置的中環海岸線!

最右方(西面)有大會堂,也有中銀的競爭對手HSBC(心想中銀這次還真是豁達呢)。向東走過一點,就是廣告的主角中銀大廈,當視線再往東移至最左方,竟然出現了應該在HSBC右方(西面)才會看到的怡和大廈。也就是說,這個海岸線東西方向大逆轉,時東時西,東西不分!

電視機淪為裝飾品? - 占飛

2025年1月16日 - 信報

你有幾耐未開過電視?就算打開電視,又是否收看實時節目,還是用作打機、播放Netflix或YouTube呢?曾經是每家每戶不可或缺的電器,電視機現在逐漸淪為可有可無的「裝飾品」。

人民網引述《2024年中國智能電視交互新趨勢報告》指,內地電視「開機率」下滑趨勢驚人,由2016年的70%左右開始持續下跌,2022年已跌至不到30%,有受訪者直言:「智能裝置想看什麼都有,何必打開電視機?」

人形機械人馬拉松4月京面世

2025年1月16日 - 信報

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簡稱「北京亦莊」)昨宣布,今年該市將舉辦世界人形機械人「一會一賽」。其中,「一賽」是指全球首次人形機械人馬拉松比賽擬於4月在北京亦莊舉辦,將設立完賽優勝獎、最優耐力獎、最佳人氣獎等一系列獎項和獎金,報名截止時間為2月。內地人形機械人「天工」已確定參賽。

8月舉行田徑足球等賽事

「一會」則指北京擬於今年8月舉辦以人形機械人參賽為主的主體賽事,和以人機互動為主的外圍賽事。主體賽事包括田徑、足球、應用場景、綜合技能等大項,藉此推動相關技術的進步和發展。

內地5.4億人網上叫外賣,稱冠世界,每日訂單8000萬份,消費高達33億元

2025年1月16日 - 信報

新華社昨日引用「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數據報道,內地網上外賣用戶規模已達5.45億人,佔網民整體約五成,遠超其他國家,成為全球第一大外賣市場。此外,內地有外賣騎手超過1000萬人,一年平均增長約23%,每日平均配送逾8000萬單,民眾平均每天花在外賣上的消費近33億元(人民幣.下同)。

服務範圍擴至日用醫藥等

來自中國飯店協會的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餐飲外賣市場規模約1.2萬億元,佔餐飲收入的比重升至22.6%,外賣等網上營銷模式已成為餐飲企業重要的盈利渠道。不過,依託多元化、智能化配送體系,外賣服務範圍正逐漸從餐飲擴展至商超、日用、醫藥等零售品類。

本土金融從業員處競爭劣勢 - 盧志威

2025年1月16日 - 信報

近日參與一個IPO上市儀式,跟一些投行朋友閒聊,談到近年外資已基本撤出市場,餘下的是以「三中一華」、即是中金、中信、中信建投和華泰為首的中資證券商,由於國家銳意打造香港為國際資產管理中心,定必全力以赴扶持香港金融業,所以無論是金融從業員及上市公司,都一定以中國為主要市場。

2025年1月15日星期三

劉青雲談善言 - 單志民

2025年1月15日 - 信報

晚上接近9時,評論學會終於選出5項大獎及10齣推薦電影,又是10小時,平了去年紀錄。

作為與會者,今年港片總產量再創新低,質素上卻提高了;簡單來說,好片多,頭痛。特別是今年演員大盛,老中青都有具份量演出,點揀?

影評人看戲,跟一般人不同,一齣戲看兩三遍不在話下,討論時,就巨細無遺反覆舉例、質疑、評價……正反意見都有,資深演員不一定有利,相反要求更高;例如劉青雲,他在《爸爸》的演出眾口稱譽,不過,會友們討論《爸爸》時,亦是有讚有彈,並非一面倒。

楊釗與佛 - 徐詠璇

2025年1月15日 - 信報

到港大佛學研究中心聽講。中心成立二十三年,七年前創辦「佛法輔導碩士課程」非常受歡迎呢。

在座不少年輕僧侶,小鹿般的眼神看這花花世界,有好奇哪怕也有驚怯。我問身旁的惟晟法師,她低聲解釋他們來自內地,不少自小就在寺院熏陶下成長,所以年輕便出家。她說,見着年輕僧侶十分高興,覺着朝氣與希望,在香港反而是中年出家,數目也不多。我說,天主教也鬧神父修女荒啦!這當中當然十分複雜,其中一個因素是俗世太五光十色吧。說起原來女眾一生只能出家一次,男眾卻有七次機會還俗!我這個俗人聽着十分驚訝,佛教經典卻有大道理。

記性唔好是否腦退化? - 黃偉基

2025年1月15日 - 信報

香港是世界上最長壽的地方之一,這當然有賴現代醫學技術進步,地方衞生環境改善,高效率醫療系統,市民對健康知識日益豐富和追求。

不少年長病人,甚至中年人士,發覺自己記性差了,害怕自己患上腦退化症而找我諮詢。我們的腦細胞,和腦細胞的超級聯繫人星形細胞,隨着年紀慢慢減少。所以我們確實會記性比較差,腦的反應比年輕時慢,但這是正常年長過程,秦始皇都避免不了。病態的初期腦退化,記性衰退會影響日常生活,以往常做的活動,常去之地,錢財處理甚至情緒也出問題。當腦退化去到中後期便路人皆知︰喪失自理能力,和人溝通出現問題,記憶力嚴重缺失。所以如何分辨出早期腦退化和正常年長過程,避免或減慢變成嚴重腦退化便是醫學上最熱烈的話題之一。

學者:實現通用AI仍待技術突破

2025年1月15日 - 信報

人工智能(AI)飛速發展,實現通用人工智能(AGI)似乎不再遙遠。美國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計算機科學傑出教授斯圖爾特.羅素(Stuart Russell)出席亞洲金融論壇期間表示,一種較樂觀的看法是最早明年可實現AGI,惟他認為AGI不太可能於2026年出現,因為深度學習系統(deep learning system)仍存在技術限制,需要有真正的概念性突破。

#TikTokRefugee標籤:特朗普難救TikTok 小紅書「躺贏」 - 高天佑

2025年1月15日 - 信報

對很多美國人來說,下星期最重要的「大事」並非特朗普於1月20日正式就任總統,而是TikTok很可能於1月19日被封殺。事關該程式在美國擁有1.7億用戶,尤其是風靡大批青少年,平均每日花接近2個小時沉迷其中,一旦不准再用TikTok,其衝擊可想而知。臨近「死線」,各路消息紛傳,例如有指TikTok將售予馬斯克以維持營運。另外,不少用戶開始尋覓「後路」,帶動REDnote(小紅書國際版)登上美國手機程式下載榜冠軍,小紅書似乎可成「最大贏家」,卻屬福禍難料。

話說美國針對TikTok的「封殺令」纏繞接近5年,「始作俑者」正是特朗普。在第一任總統期內,他於2020年8月14日簽署行政令,要求字節跳動「在90天之內出售美國TikTok業務」,否則將被禁止營運,其理據是TikTok算法存在侵犯私隱、外洩數據、危害國安等疑慮。面對禁令,字節跳動一度傾向於套現離場,潛在買家為微軟,作價據報約300億美元。不過中國政府反對字節跳動向美國企業出售核心算法,該公司最終選擇「法律戰」,向美國法院提訟挑戰禁令。

用穩定幣抵禦「金融核戰」 - 寧思雋

2025年1月15日 - 信報

早前民間談及港元「脫鈎」聲音漸濃,終令金管局總裁余偉文上周撰文「再談」聯繫滙率,文中對聯滙制度的優勢侃侃而談,並強調金管局有足夠龐大的外滙儲備,確保聯滙制度暢順運作,重申「我們無意、亦毋須改變聯滙制度」,一錘定音。

特朗普滅絕香港機會微

不過,若美國在特朗普正式上任總統後,不惜發動「金融核戰」,使出「七傷拳」,祭出像經濟制裁俄羅斯的「斷SWIFT」措施,余偉文僅指全球金融體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地區金融危機有機會造成溢出效應,引致全球經濟危機,暗示美國會謹慎出招,並強調金管局「有足夠的能力去應對各種挑戰」,但未有提出具體的應對方法。

2025年1月14日星期二

《氣功心法》:正大光明 - 孔憲德

古往今來,凡有上乘功夫的氣功鍛煉者,在練功的同時,都非常注意涵養德性、陶冶情操。他們認為,練功與修德,二者是緊密聯系、相輔相成、相互滲透的。

常言道:修德不練功,到老一場空。古人說過;“只知修性不修命,此是修行第一病。”練精、練氣屬於修命,練神屬於修性、修德。性為陰,命為陽,只修陰,不修陽,即有“牝雞自卵,其雛不全”之弊。

氣功界還有這樣的話:練功不修德,容易走火入魔。這又強調了練功不修德的弊病更甚於修德不練功。因此,對一個氣功鍛煉者來說,練功、修德二者不可偏廢。

氣功鍛煉有素者由於陰陽調和、氣血和暢、經絡疏通、真氣充盈,導致情緒穩定和精神愉悅。這種身心安泰的氣功功能態有利於和睦家庭,也有利於凈化社會風尚。

BOCI中銀國際:東西不分,如何夢想成真?

本來無意評論這類型的廣告,因為自我感覺會有點Low,但這個廣告確實成功吸引了我的眼球,讓我花了3秒時間懷疑人生!

大家一定聽過平行宇宙,進階一點,甚至可能聽過地磁逆轉。廣告中的香港中環Skyline,我估計要麼攝於平行宇宙,要麼地球正經歷幾萬年才發生一次的地磁逆轉,否則難以理解這個東西方向錯置的中環海岸線!

最右方(西面)有大會堂,也有中銀的競爭對手HSBC(心想中銀這次還真是豁達呢)。向東走過一點,就是廣告的主角中銀大廈,當視線再往東移至最左方,竟然出現了應該在HSBC右方(西面)才會看到的怡和大廈。也就是說,這個海岸線東西方向大逆轉,時東時西,東西不分!

過分保護? - 直子

2025年1月14日 - 信報

加拿大朋友的兒子,最近發生了一宗食物敏感事件,不禁讓直子疑惑,為什麼外國食物敏感的比例遠高於亞洲?當然這一切與環境和文化有關,特別是亞洲飲食文化的多樣性及勇於嘗試。

話說,加拿大朋友的兒子,最近出現腰果敏感,結果要到急症室求診;事件讓我想起,為什麼外國的食物過敏問題特別嚴重?而外國對食物敏感的政策亦甚多。加拿大社會對食物過敏高度關注,其中又以花生、腰果類堅果為主;大家可能都知道,堅果過敏輕則導致皮膚敏感,重則引起過敏性休克(Anaphylaxis)甚至會死亡,亦因為問題如斯嚴重,加國政府特別建立了完善管理和支持體系。

揀白米冷知識 - 林梓添

2025年1月14日 - 信報

自幼在米舖長大的Johnny說,香港人跟很多廣東人一樣,喜歡吃白米飯,首選當然是泰國米,煮熟後質地濕潤柔軟,略帶甜味,並帶有淡淡茉莉花香味。此外,近年越南米在口感和品質均有提升,加上價格較為便宜,漸受不少食肆歡迎,其口感類似泰國茉莉米、印度米和日本大米的混合體,米粒柔軟,帶有甜味,黏性強而香氣濃郁。

黑紙試米

想吃一碗可口白米飯,必須懂得揀米。Johnny教路,某些米商會把其他平價米混合發售,故此去糧油雜貨舖揀米時,有一套揀米的簡單方法,由於不同種類米形有少許分別,只要把小撮白米平鋪在一張黑色卡紙上,看看米與米之間有沒有空位,就知道該袋米是否「同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