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日星期三

柏金遜症與腸道健康 - 施蘊知

2025年4月2日 - 信報

梁先生67歲,近期受便秘困擾多個月。大腸鏡檢查後,醫生只發現數粒瘜肉。在隨後的覆診中,醫生注意到他靜止的手部及頭部有顫動現象,肌肉也顯得僵硬,這讓醫生懷疑他可能患上柏金遜症,於是轉介他去腦科醫生進行評估。

柏金遜症是由於大腦內一個名為「黑質」的區域退化,導致指揮肌肉活動的神經傳遞物質「多巴胺」分泌減少。結果,患者的身體動作便受影響。根據香港大學研究,70歲或以上長者中,每30人就有一人患上此症。

值得注意的是,柏金遜症會引起各種腸胃道症狀,患者可能經歷便秘、吞咽困難、腹脹、惡心及嘔吐等情況。這是因為腸道內的神經系統受損,導致腸胃運動能力減弱。

便秘是柏金遜症中最常見的非動作症狀之一,甚至可能是疾病最早徵兆。研究顯示,約有60%-80%的患者有便秘,這不僅影響生活質素,也可對健康造成負面影響。近年來,腸道微生態變化也被認為與柏金遜症有關。由於腸腦軸的關係,專家指出某些益生菌減少,以及短鏈脂肪酸缺乏,可能對患者腦部功能構成潛在風險。然而,由於大多數患者年齡較大,其他因素如飲食習慣改變、水份攝取不足、運動量減少,以及某些藥物影響(例如血壓藥和心臟藥等)也可惡化便秘情況。腹脹和嘔吐等症狀則有可能是由胃部排空延遲引起的。

因此,建議患者多攝取高纖維食物以改善便秘,促進腸道健康。水果、蔬菜和全穀類食物有助增加腸內益生菌數量。此外,保持充足水份和適當運動都是防止便秘的重要因素。某些高糖、高脂肪飲食可能影響腸道微生態平衡,因此應該避免。

每年4月11日是柏金遜症日,希望大家能關注這一重要問題。

作者為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

來源: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