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7日星期一

調理身體首要健脾 - 張慧君

2012年2月24日 - 信報

中醫講求調理,身體調理得好,雖非百病不侵,但也可增強抵抗力及免疫力。而在中醫角度,調理以健脾為首,因為脾臟健康會影響五臟六腑,可見脾之重要性。由於飲食都要經過脾和胃去消化,如果脾胃不好,可以說對身體「影響很大」。

在中醫學上,脾在陰陽屬性中屬陰中之陰臟,其性兼靜,就五行屬性而言,屬土,土性兼潤,具衝和之性,故能運化水穀,長養氣血。所謂臟腑,脾為腑,胃為臟,脾屬陰性。

脾為後天之本

脾功能包括脾主運化,有運化水谷、輸布精微與運行水液的功能;人體氣血、津液均來源於水谷的精微,故稱「脾為後天之本」。脾又有統攝血液的作用,若脾氣虛不能統血,可見便血、崩漏等症。脾主肌肉四肢,脾能運輸飲食化生的營養物質,以充養肌肉、四肢。也有學者認為中醫所說的脾臟,其實對應的是現代醫學的胰臟及整個消化系統(包括:胃、胰、肝、大小腸)。

健脾食療

脾對人體健康既然如此重要,健脾便不容忽視。以下兩款健脾食療供讀者參考:

(1)紅棗蓮子粥:原料有紅棗20枚,蓮子15克,米100克,水適量。將紅棗、蓮子、大米洗淨後加入適量清水,旺火煮沸,再改用小火熬煮成粥,食用。

功效和主治具有益氣健脾、補虛健身的功效,特別適合於中老年人脾胃虛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體倦乏力、大便溏泄等症狀者食用。(二)薏米山藥粥:

原料有薏米(薏苡仁)10克,山藥10克(鮮山藥50克),大米100克,水適量;做法與紅棗蓮子粥相同,具有健脾滲濕、滋補肺腎的功效,適合於有消化不良性腹瀉、大便溏泄、全身無力、心悸氣短等症狀者食用。

健脾食品

食品方面,建議進食性溫味甘的食物,首選穀類如糯米、黑米、高粱、黍米、燕麥;蔬果類如刀豆、南瓜、扁豆、紅棗、桂圓、核桃、栗子;肉魚類如牛肉、豬肚、鯽魚、花鯉、鱸魚、草魚、黃鱔等。人體從這些食物中吸取豐富營養素,可使養肝與健脾相得益彰。

其次,要順應春升之氣,多吃些溫補陽氣的食物,尤其早春仍有冬日餘寒,可選吃韭菜、大蒜、洋蔥、魔芋、大頭菜、芥菜、香菜、生薑、蔥。這類蔬菜均性溫味辛,既可疏散風寒,又能抑殺潮濕環境下孳生的病菌。

甘涼水果解裏熱

再者,春日時暖風或晚春暴熱襲人,易引動體內鬱熱而生肝火,或致體內津液外泄,可適當配吃些清解裡熱、滋養肝臟的食物,如蕎麥、薏苡仁、薺菜、菠菜、蕹菜、芹菜、菊花苗、萵筍、茄子、荸薺、黃瓜、蘑菇。這類食物均性涼味甘,可清解裡熱,潤肝明目。

至於新鮮水果,雖有清熱生津解渴作用,但大多味酸而不宜在春天多食。若需解裏熱,以吃甘涼的香蕉、生梨、甘蔗或乾果柿餅之類為佳。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