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14日星期二

「惡魔」廚房陷阱(下):你今天被「塑膠」了?

2012年1月13日 - 信報

「你喝的水煲過未?」廣告裏頭一個小孩子扭開水樽就徐徐喝下。相信有很多人也是如此,以為我們買回來的食物、食水是潔淨的,吃下肚子也沒有問題。但你有沒有想過出問題的地方,可能來自盛載的器皿?塑膠已成為廉價、方便的同義詞。即棄的塑膠餐具更是很多工作忙碌的人生活的必需品;水樽、奶樽、飯盒等都是我們常用的塑膠餐具,但其實塑膠產品可能含有多種有毒添加劑,使用這些餐具進食時,很有機會把這些有害的塑膠成分也吃進肚裏,所以在選擇塑膠餐具時要特別留意。

餐具用以盛載食物,安全水平應該得到跟食物同樣的重視,所以選購塑膠餐具時,應該認真留意產品上的三角形回收標籤,認識每一種塑膠可能出現的問題:

回收代號「1」是聚乙烯對苯二甲酸酯(PET)。PET製造的塑膠水瓶不能抵受高溫,這種物料最高可抵受的溫度是大約攝氏90度。此外,PET 中含有害金屬銻(Sb),有機會從中釋放並污染食物。銻可模仿雌激素功能,有機會引起生育問題。將PET 放進滾水煮熱或微波加熱均可令銻顯著地釋出。除了銻之外,PET亦可能含有另一可導致生物雌性化的物質--鄰苯二甲酸酯,可污染食物並影響健康。

回收代號「3」的是聚氯乙烯(PVC)。為了讓塑膠更易塑造出不同形狀及增加韌性,可能會加入塑化劑--苯二甲酸鹽DEHP 和DBP。這兩種物質都是環境激素,可以影響生物的內分泌系統,例如生殖系統及免疫系統等。假如用來盛載酸性較強或者熱的食物,可以令PVC中的鄰苯二甲酸鹽更容易釋放出來。另外,除了使用時可以釋出有毒化學物影響健康外,在丟棄處理PVC的過程中,例如以焚燒處理,則更可能釋出致癌物二噁英,對生態環境做成破壞。

保護環境同樣方便

回收代號「6」的是聚苯乙烯(PS)。PS是最常用的塑膠,可製成發泡膠餐具,如飯盒;亦可製成較堅硬的產品如飲料瓶等等。PS屬硬膠類的塑膠,重擊易脆裂,容器輕折有白痕出現。由於PS可承受的溫度大約只有70-90℃,所以不建議用來盛載高溫食物、放入微波爐內加熱或盛載強酸或強鹼性食物,否則可能會分解苯乙烯(可能的人類致癌物)。加上丟棄的PS數百年都不能被生物降解,對人體和環境均造成嚴重損害,我們應避免使用。

回收代號「7」而註明PC 的是聚碳酸酯。PC可能含有雙酚A (BPA)。當挑選PC製的水瓶時要選購一些標明「不含雙酚A (BPA)」的水瓶或餐具。

如無可避免要使用塑膠餐具,回收標誌為2或4的聚乙烯(PE)或回收標誌為5的聚丙烯(PP)所含的有害添加劑會比PVC少,可減少堆填處理和焚燒時產生的有毒化學物,是較安全和環保的選擇。可是很多塑膠餐具都可能含有有毒的添加劑,而且丟棄後難以處理,用過的即棄塑膠餐具亦難以回收再造,所以建議各位盡量少用,要外帶食物的話就自備可再用的餐盒,或選用標明不含鉛的陶瓷或玻璃餐具。

「方便」總是我們破壞環境的藉口,人們又常以為現代化的生活很難避免接觸有毒化學物,其實不然。例如在清潔碗碟時,少用含多種人工化學成分的清潔劑,而改用一些較天然的方法,就可以生活得更健康,對環境造成少一點負擔。

例如在清洗碗碟前,可先把用水浸泡一段時間,令污垢更易脫落。另外,用溫熱的洗米水或天然的茶籽粉都有強勁的去油效果;亦可嘗試自製清潔劑,例如把橙皮加水滾熱半小時,儲一大瓶放在冰箱(一定要放冰箱,因為自製清潔劑沒有添加物,容易變壞),用來清潔廚房非常有效,還會散發香氣。除此之外,擦鋼煲可用墨魚骨,也可以用絲瓜絡代替百潔布洗碗,用這些天然材料就可避免丟棄時為環境帶來多一件難以降解的污染物。

很多人會貪圖方便而生活在有毒化學物之中而不自知,其實所謂方便只是一些生活習慣,只需多一點的意識和知識,為這些習慣作出一些小改變,已可以為你帶來既方便又「無毒」的綠色生活。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