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4日 - 信報
美國總統特朗普周三(4月2日)宣布對等關稅的細節,而在3月底,香港大學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中心(CCCW)已舉行過學術對談,邀請身兼香港科技大學金融學教授、CCCW資深研究員等全球多間院校教職的經濟學者金刻羽和英國《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員沃爾夫(Martin Wolf),討論「特朗普2.0」會對全球有什麼影響。金刻羽認為將導致全球物價上漲,著名健筆Martin Wolf更直言那個其他國家可以依賴、信任和相信其承諾的美國已經不復存在。
金刻羽在活動上前瞻了特朗普再發動全面關稅戰的影響。她引述美國過去20年的物價統計數據,指出美國通脹主要來自非製造業的服務,期內貨品實質物價沒有增長過,出現這個現象的原因是中國,因為中國穩住了全球製造業貨品的價格,經合組織(OECD)成員國的貨品價格走勢跟中國製造業物價的關連,高於跟自己GDP增長趨勢。
金刻羽說,因此任何經濟體無論是直接抑或間接跟中國做生意,都會受到這一輪美國關稅影響,這次關稅並非只影響美國,是影響全世界,並非只影響製成品,還影響全部半製成品;這將導致全球物價上漲,而且貿易路線進一步拉長,例如現在已有不少中國貨品先經越南或墨西哥加工才再輸往美國,全球貿易的效率會降低。
金刻羽的父親是中國前副財長金立群,她先後在中國和美國求學,又曾在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SE)任教多年,主持這次對談的CCCW主任李成便說,她對中、美、歐都很熟悉。金刻羽指出,在上一輪特朗普第一個任期的貿易戰,中國貨減價約8%,大致抵消了10%關稅,但她估計今次中國不會這樣做,不想犧牲中國製造商的利潤,關稅效應因此會外溢到美國物價。她又說,股市此前已對美國可能頒布新關稅作出反應,反映了人們對特朗普的政策有什麼看法,關稅會導致對美投資減少。
MAGA推倒過去四個世紀發展
這場對談的題目是「特朗普革命的全球影響」,除了經濟,還涉獵政治、外交、社會等各方面的影響。對於如何理解特朗普現象,沃爾夫形容,特朗普正領導一場「MAGA(讓美國更偉大)運動」,而特朗普身為這場運動的領袖,是一個很獨有的人物,他衝動,奉行反智識主義,卻能登上白宮寶座,他跟西方歷史上其他專制執政者有很大分別,例如二戰前的法西斯政權。沃爾夫在英國出生、父母是逃避納粹迫害而從歐陸逃至英國,他說,在歐洲人眼中,MAGA運動已有法西斯色彩,但這是很美國的政治運動,核心思想是自由個人主義,所以MAGA跟西方其他專制主義有很大分別。
沃爾夫說,MAGA運動旨在把過去四個世紀的發展消除,包括:一、消除目前美國有份在二戰後創造出來的經濟秩序,特朗普及其身旁的官員認為這個秩序搞砸了美國;二、取消國家,現時聯邦政府有這麼大的權力,主要源自羅斯福年代建立,但MAGA派對於聯邦政府如此大權持懷疑態度;三、取消過去50至100年社會革命的成果,包括種族多元、女權、以至隱約不喜歡民權運動;四、挑戰三權分立的原則,沃爾夫形容MAGA派不太喜歡憲法;五、不太支持啟蒙運動,因此他們不喜歡科學,如果科學研究得出他們情感上不想要的結論,他們會極不開心。
特朗普革命及其影響會如何走下去,沃爾夫說,恐怕沒有人能預測到,但他很確定一場巨大變化正在發生,而且特朗普二度上場是美國和全球局勢基本轉折的大趨勢,並非短暫現象。
沃爾夫指出,美國正以很多人出生以來都未見過的模式行事,要在90年前、甚至再早一點出生的人,才會見識過跟二戰後的美國很不一樣的另一個美國,那個其他國家可以依賴、信任和相信其承諾的美國已經不復存在,美國可以突然改變。
他說,最能突顯這個改變的是:加拿大現在成為美國頭號敵人,烏克蘭是第二號敵人。他指出,即使特朗普卸任,這個巨變的記憶不能磨滅,因此特朗普帶來的改變是不能逆轉的。
特朗普冒起 利益聯盟變奏
沃爾夫說,特朗普冒起,反映共和黨所代表的利益聯盟出現了改變,而箇中原因是美國社會和經濟多年來的深刻變化。他說,自列根年代以來,共和黨由兩大類別的人士組成,一個是追求更多商業利益的富豪,另一班人是支持愛國主義、保護傳統價值觀、懷疑外國人、並帶點種族主義的一般選民,串起這兩班人的是自由市場,但之後中低下階層美國人覺得自己生活出問題,而且當世界出現另一個潛在超級大國,一些美國人覺得國家表現不濟。沃爾夫說,這種情況在二十一世紀初已浮現,並令社會開始不穩,最後2008及2009年金融海嘯徹底衝垮自由市場的吸引力,這導致共和黨需要轉型,其聯盟要進一步強調愛國主義的一面,而特朗普碰巧在說出這種態度方面是個天才。
不少人覺得,全球化令美國以至很多地方的勞工階層生活變差,因此令特朗普得以冒起。不過,金刻羽認為各界太少講及全球化的好處,低估或者誤解了全球化的裨益。她說,美國經常談論鋼鐵工人因為多了鋼鐵進口而失去工作,但美國很多消費者享受低通脹,如果加關稅,或沒了中國,美國人不能快樂過聖誕,在年末購物;蘋果等跨國企業也受惠全球化;全球化令很多地方經濟高速增長,貿易令各國之間的財富差異縮窄。
但金刻羽承認,一個美國人會關心自己社區變成怎樣,不會理會居住在很遙遠的地方的人過得怎樣。她亦認為,一些產業的工人被裁員,不能只怪中國或全球化,政府可以採取行動抵消副作用,而且市場監管較少、科技等因素都造成美國財富不均。她說,現時是十分政治化、保護主義和意見分化的世界。
台灣非高危 美加恐開戰
金刻羽說,美國以外的其他國家仍很熱衷各地加強聯繫,捉緊經濟機遇,她相信中國會視歐洲等世界各地面對的「特朗普衝擊」為自己的機遇,借目前形勢進一步開放經濟,維持現時的世界地位。
特朗普迫逼烏克蘭跟俄羅斯講和,令各界揣測他會否放棄保護台灣。沃爾夫觀察到,本屆美國政府的策略是盡快把晶片等對美國重要的產業從台灣搬到美國,或在美國複製,他相信大家都明白這個舉措代表什麼。他認為,特朗普知道台灣對美國經濟很重要,中美在特朗普任內可能就貿易等議題有激烈爭拗,但兩國都不認為雙方有重要的利益衝突,所以或者可以就台灣等問題達成共識。
沃爾夫說,特朗普不想美國捲入重大戰爭,特別是如果他認定那處是其他國家的勢力範圍。他還說,美軍下場戰爭最有機會在加拿大南部發生。
特朗普近日開口說或者尋求第三個總統任期,沃爾夫認為,特朗普本人會否出任第三屆總統,並不重要,畢竟特朗普都已78歲,他認為更關鍵的是美國能否在2028年舉行公平、開放的總統大選,抑或特朗普有能力欽點接班人,並把對方捧上台,而他對此有點悲觀。沃爾夫說,他跟一些自由派美國朋友談過這個問題,其中一人說特朗普有25%機會再連任,他認為這個概率已顯示大家對美國政制已失去信心。
謝世民譯
來源: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