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7日星期一

香港購物天堂有機會復活 - 高天佑

2025年4月7日 - 信報

美國「對等關稅」掀起全球大亂,但這個世界向來有危就有機。例如港府已表明,將會維持自由港定位,意味着不會跟隨內地向美國加徵34%報復性關稅。在此情況下,香港的購物天堂招牌有機會復活,包括吸引美國旅客來港購買iPhone、相機、波鞋,亦能向內地民眾銷售Intel晶片、Hershey's朱古力、Zippo打火機等made in US產品。當然,正如新加坡總理黃循財指出,沒人能在關稅戰中獨善其身,香港尤須提防間接衝擊。

話說美國上周三宣布向世界各國開徵所謂對等關稅,自4月9日起實施。其中,針對中國(包括香港)的稅率為34%。連同自2018年「貿易戰1.0」起的幾輪關稅措施,據花旗估計,對華實際關稅稅率高達65%。作為反制手段,中國隨後宣布,自4月10日起對所有原產於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徵34%關稅。換句話說,世界兩大經濟強國互相「狂加關稅」,再加上美國針對全球幾乎所有國家的對等關稅措施,勢必為國際貿易及物流帶來巨大混亂。

美國貨零關稅來港銷售

不過值得留意,香港在傳統上作為中美之間經貿樞紐,雖然貿易及物流行業難免受衝擊,零售業卻可能反而獲得生機。事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明,香港將會繼續維持自由港定位,其言下之意似乎是不會跟隨內地向美國加徵34%報復性關稅。事實上,自從「貿易戰1.0」以來,港府從未跟隨內地對美國的加徵關稅措施,美國貨品至今仍可零關稅來港銷售,今次相信也不例外。

舉例說,一部在中國生產的蘋果iPhone 16 Pro Max(1TB儲存容量)手機,現時在美國價格為1599美元。但在最新對等關稅措施後,據投行Rosenblatt Securities報告測算,假若蘋果把額外關稅成本全數轉嫁至消費者,該手機的售價將增至2300美元,即是大幅加價43%;即使只是「半數轉嫁」,該手機亦將加價至1950美元,漲幅約22%。

作為比較,同一款手機現時在港售價為13599港元,約合1748美元,較美國略貴約9.3%。但在最新關稅措施後,由於這部made in China手機銷售來港免徵關稅,理論上毋須加價銷售,屆時在港售價將比美國便宜10%至24%(假設美國定價介乎1950至2300美元)。

同樣道理,其他在中國生產的相機、手提電腦等產品,以及越南的Nike波鞋、孟加拉的Levi's牛仔褲,甚至是瑞士名錶(美國向瑞士徵收31%對等關稅),皆可免關稅來港銷售。正如獨立股評人Webb指出,在此情況下,香港對美國旅客的吸引力可望大增。畢竟這些旅客來港買一部手機、一隻錶、兩對波鞋所節省的金額,很可能已超過機票和酒店費用,顯得甚為划算(除非特朗普繼續出招,進一步限制美國人訪港)。

另一邊廂,由於港府不跟隨內地向美國加徵34%報復性關稅,這意味內地民眾來港購買made in US(原產於美國)貨品仍可享受免稅優惠,例子包括Intel晶片、Hershey's朱古力、Zippo打火機,以至於新奇士橙、USDA Prime牛扒、波士頓龍蝦等等。屆時部分港人繼續北上購買廉價國產日用品,深圳的高收入人士則南下香港購買美國貨品,有利於促進港深兩地經濟健康循環。

零售業要提質 勿變趕客

再者,在免關稅以外,本港同時不設消費稅和增值稅,加以滙聚世界各地品牌貨色齊全,對於購物旅客確實甚具吸引力。早於1980年代之前,香港已憑這些優勢成為購物天堂,吸引很多歐美及內地旅客來港掃貨;但後來內地市場逐步開放,再加上本港租金高昂、人力短缺、服務欠佳等因素,令「天堂」招牌日漸蒙塵。可是在關稅戰趨勢下,香港作為免稅自由港,購物天堂有機會復活,可說是意外的機遇。

當然,面對良機也要能夠把握才行,包括港府要做好對外宣傳招徠旅客,零售業也要確保服務質素跟得上市場需求,避免再次做壞招牌,吸客變成趕客。同時,本港對外零售業雖然有望受惠,外貿業卻很可能受累於關稅戰,經濟整體上恐屬禍大於福;況且一旦整體經濟疲弱,亦難免會拖累本地市民消費力,對零售業構成。

講到底,正如新加坡總理黃循財指出,美國的對等關稅政策有機會引發全球貿易戰,包括各國可能相繼採取報復措施,令衝突不斷升級。在此形勢下,自然沒有任何經濟體能夠獨善其身。本港堅守自由港定位之餘,政商各界也須做好全盤準備,包括預算最壞情況,迎接「世界大亂」帶來的間接衝擊。

來源: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