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8日 - 信報
內地經濟前景不明朗,基層為生計擔憂,有錢人則為財富傳承費煞思量。據說有些「富一代」要求子女借鑑香港藝人鄧兆尊:「可以隨便玩,做一世『敗家仔』,但不要賭錢,不要做生意,不要做投資。」勸子女做「敗家仔」看似荒謬,不過這番話最初出自鄧兆尊伯爺、「慈善伶王」新馬師曾(新馬仔)口中,甚具人生智慧,在內地現時經濟形勢下,尤其具有參考價值。
話說內地自上世紀七十年代改革開放至今,很多白手興家的富豪都進入晚年,有需要考慮交棒,於是與財富傳承有關的各種諮詢服務及培訓班應運而生。據一位從事這個行業的朋友透露,在2019年前內地經濟仍然高速增長時期,很多「富一代」雄心萬丈,希望自己的生意帝國能夠千秋萬代,那時候相關培訓班投其所好,為富豪提供的參考案例包括Walton Family(沃爾瑪創辦人家族)、Busch Family(百威啤酒創辦人家族)、Swire family(太古創辦人家族)、Keswick Family(怡和創辦人家族)等,銳意培育「富二代」們做好準備「接班」大展拳腳。
不過,疫情後內地經濟形勢急轉直下,不少「富一代」眼見生意愈來愈難做,即使自己恢復青春也不易駕馭,更何況是未經充分磨練的第二代?同時,一些富豪亦開始接受現實,知道子女們未必是做生意「料子」,在順風順水時或可依靠專業經理人營運,但當局勢急劇動盪,便會為掌舵人帶來重大考驗。
在此情況下,內地「富一代」們現在更傾向於賣盤,他們亦不再期望下一代做生意「青出於藍」,只希望確保子子孫孫平安幸福,因此,傳承培訓機構為富豪提供的參考案例亦有變化,其中一個case study研究對象正是香港藝人鄧兆尊。
據該朋友指出,鄧兆尊在內地14億人口當中的知名度不低,特別是他在《國產凌凌漆》扮演「被打靶」角色堪稱為經典。不過,內地觀眾未必知道,現年57歲的鄧兆尊本身也是「富二代」,其父親是大名鼎鼎的「慈善伶王」新馬師曾,當新馬師曾於1997年以八旬高齡逝世時,家族爆發「爭產」事件,涉及價值達4億元的遺產,成為本港街頭巷尾熱話。
向「賭錢投資做生意」說不
據鄧兆尊多年前接受訪問時透露,其父親臨終前並沒要他努力做人或賺錢,卻要求他「做一個敗家仔」,又叮囑他「在生活上可以隨便玩」,只須緊記「三不」:不要賭錢,不要做生意,不要做投資。
鄧兆尊嚴格遵從老父教誨,多年來以遊戲人間的心態遊走於演藝圈,卻從未聞他像很多藝人一樣「夾份做生意」,他最為人熟悉的除了一些經典角色,還在於其擁有3位長期親密女伴,被稱為「現代韋小寶」,盡享齊人之福。
養起三頭住家,花費肯定不小。據傳媒報道,鄧兆尊給予每位女伴每月5萬元「家用」,再加上他自己使費,每月開支起碼20萬元。但他曾經透露,「我其實冇乜cash,我屋企冇嘢多,最多係『磚頭』(房地產)。」換言之,鄧兆尊的大部分財富可能投放於物業,每月靠收租生活。按粗略估算,鄧兆尊在1997年若分得1億元遺產,倘全部配置於物業,現在最少升值一倍,即2億元;假設租金回報率為3厘,即每年收租600萬元,平均每月50萬元,足以支撐其「三房」生活綽綽有餘。
鄧兆尊表面看來像個「二世祖」,但他起碼有一點值得肯定,就是緊遵父親遺訓,在生活上「隨便玩」,卻未有因為賭錢、投資、做生意引致財產損失,否則就難以維持現在的生活水平。
事實上,新馬師曾要兒子做個「敗家仔」看似荒謬,卻是建基於其由多年生活提煉出來的人生智慧。事關那個年代的粵劇藝人很多都喜歡賭錢,新馬師曾亦不例外,他曾坦言在1960年代前已輸掉數以千萬元巨款,後來覺悟長此下去不是辦法,故才「戒賭」並開始投資於物業(包括灣仔永祥大廈、筲箕灣楚留香酒樓舖位)及地皮(包括西貢一幅4萬方呎地皮);並入股澳娛公司(澳博控股母公司)1%股份,間接「用『開賭』代替『做賭客』」。正因有此番覺悟和轉變,他最後才可留下4億元資產予後人。
設信託基金發放生活費
與此同時,新馬師曾亦見過很多「富二代」被身邊損友哄騙「夾份做生意」,最後蝕光身家收場。所以那個年代一些大戶人家的家訓包括嚴禁子孫沾手生意,甚至有些富人刻意讓兒子染上鴉片煙癮,借此消磨其雄心壯志。
由此角度看,一個「富二代」遊手好閒、吃喝玩樂,往往會被旁人譏為「敗家仔」。不過,從新馬師曾及鄧兆尊案例可見,一個「安守本份」的「二世祖」即使「養三頭住家」,所費其實亦有限;相反,倘若野心勃勃搞生意、做投資而損失慘重,恐怕才是「真.敗家」。同時,鄧兆尊效法老父,把絕大部分資產投放於「磚頭」,只要不做按揭,無論經濟環境怎樣也會有點「揸拿」,每月收租可保生活無憂。
當然,現今內地「富一代」們不會希望兒女染上毒癮,亦未必樂見他們「有幾頭住家」,但有一點就和新馬師曾一樣,想方設法避免子女「賭錢、投資、做生意」。這些富豪的傳承方法也不限於房地產,現在更流行成立信託基金,每月向成員發放生活費,讓他們像鄧兆尊一樣,「有錢玩,冇錢蝕」,確保後代長久富足。
原文: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