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7日星期五

香港面臨「辜朝明危機」 - 高天佑

2024年12月27日 - 信報

2024年臨近收爐,港府今年賣地(連同補地價)收入僅81億元,遠遜於年初估算,同時庫房赤字高達1000億元。更值得擔心的是,發展商對於投地深感猶疑,可能反映香港正在面臨經濟學家辜朝明提出的「資產負債表衰退」危機,意指企業及民眾皆缺乏意欲借貸和投資,寧可盡量還債和儲錢,導致整體資產負債表日益收縮,帶來惡性循環。港府早前促使85家財團簽署「北都投資意向書」,再加上大力「搶企業」引進外來投資,一定程度上皆為「抗縮表」,但是成效尚待觀望。

資產負債表衰退 導致迷失30年

話說日本自九十年代初經濟泡沫爆破後,陷入俗稱「迷失三十年」的長期低迷,即使該國央行率先實行QE量寬無限放水,仍未能扭轉頹勢。對於日本這種獨特病況,經濟學家各自嘗試探究原因。其中,台裔美籍的野村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辜朝明(Richard C. Koo)在2009年提出「資產負債表衰退」(Balance Sheet Recession)理論,被視為至今最具說服力的一種解釋。

據辜朝明指出,在泡沫爆破前的日本經濟巔峰期,企業和居民皆瘋狂借貸投資(例如當時的住宅按揭年限達100年),其後他們深陷負債,花了很長時間還債。同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日本人親歷泡沫爆破慘痛後果,後來即使恢復收入,但在還債之餘,寧可把資金放進銀行儲蓄(哪管息率極低),而非作出新的投資。

換言之,日本企業和居民自九十年代起皆極度保守,從正面角度看,他們的負債愈來愈低,成功「瘦身」。但從負面角度看,正如經濟學經典的「節儉悖論」(Paradox of Saving)指出:一個人節儉是美德,但整個社會所有人都節儉,經濟就難有增長活力。

同樣道理,當日本絕大部分企業和居民都極力減債和儲錢,整體經濟缺乏投資活動,資產端和負債端一起不斷收縮,造成惡性循環。辜朝明強調,在此大趨勢下,即使政府帶頭擴表(發債增加財政開支)及放水(量化寬鬆),也很難力挽狂瀾。

賣產減債主導 經濟難有起色

不過也有其他經濟學者提出質疑:古今中外的經濟泡沫爆破,幾乎無一例外涉及過度槓桿,為何其他經濟體未像日本「迷失三十年」?一般認為,背後存在兩大原因,首先關乎日本人的「恥感文化」(包括把破產視為畢生恥辱,而非一筆勾銷、輕裝上路的機會);其次緣於日本在九十年代初已是極成熟及先進的經濟體,企業和居民不易看到新的投資良機,尤其是企業更傾向於赴海外投資。

說回香港,自2021年起,本地經濟新聞似乎由「還債」主導,例如以「波叔家族」為首的一眾「舖王」紛紛賣產減債,不少樓市投資者面臨call loan,就連新世界等大財團也深陷債務高企,當務之急是「減磅」而非擴充投資。同時,普羅大眾信奉「寧買當頭起」,面對前景不明朗,居民置業意欲低迷,樓市潛在供應量達11萬伙,發展商「去貨」不暢,自也欠興趣投地,導致政府賣地收入不斷下跌。

根據金管局季報,本港銀行業貸款總額自2021年第三季起呈下降趨勢,由2023年開始更加連續6個季度收縮,今年首三季分別減少1%、0.9%、0.2%。其中,於今年第三季,在本港使用的貸款、物業貸款(包括按揭和發展投資貸款)、內地相關貸款各下降0.8%、1.1%、1.3%,在境外使用的貸款卻增加1.7%。

講到底,若說銀行業屬「百業之母」,地產業在本港堪稱為「百業之父」,牽一髮動全身。假若地產投資乏力,發展商和居民皆忙於縮表、減債、轉赴海外投資,整體經濟自然難以「擴表」。「恥感文化」或屬日本特色,不過目前香港前景欠明朗,商界和市民缺乏長遠投資信心,就跟九十年代後的日本頗為相似。

政府努力「擴表」 跟時間賽跑

當然,相比起人口達1.2億的日本,香港作為細小的外向型經濟體,正所謂「船大難掉頭,船小易轉彎」,理論上也更容易擺脫「縮表」困局。就好似港府早前促使85家企業簽署「北部都會區投資意向書」及32份「項目參與書」,涉及投資額至少達1000億元。同時,投資推廣署今年已協助引入逾500家企業,首年投資額逾600億元。還有當局今年重啟「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已接獲逾700份申請,料將帶來超過200億元資金。這些招數倘獲理想效果,不但可「擴表」刺激投資活動,長遠更有助減少依賴地產、促進產業多元化。

總的而言,香港現今既存在以地產投資為首的「縮表」趨勢,但也有政府牽頭的「擴表」努力,哪股勢頭「跑出」尚未可知。然而,賣地收入接近「冰封」,港府本身深陷財赤,庫房儲備由2020年初高達1.2萬億元,到今年9月底只剩約5000億元,相當於約8個月政府開支。財爺陳茂波日前透露,新財政年度赤字仍將達1000億元左右,較年初估算的481億元增加逾倍。由此看來,港府現在猶如跟時間賽跑,須趕於「彈盡糧絕」之前,重振本地投資活力及財稅收入,避免陷入「長期迷失」惡性循環。

原文: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