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3日 - 信報
12月2日,周一。盈富基金上月中慶祝面世25周年,而推出以來爭議不絕的強積金,也於剛過去的星期日(12月1日)滿24周歲。在這個特別日子,積金局主席劉麥嘉軒撰文談及MPF種種,當中有兩項統計引起老畢注意。
政府於2019年4月推出可扣稅自願性供款(TVC),5年間賬戶數目激增3倍,足證稅務誘因對鼓勵自願供款效用顯著,惟TVC賬戶實際數目仍然只有7.9萬個,難以充分解釋過去24年持續供款的強積金成員中,每3個便有1個選擇同時進行自願性供款這條數。由此觀之,打工仔對MPF的反感程度,不見得像印象中那麼強烈。
二、俗稱「懶人基金」的預設投資策略(DIS)從2017年4月問世至今年9月,旗下核心累積基金平均年化(annualized)淨回報達6.4%,遠高於同期年化通脹率(1.9%),且明顯跑贏其他基金種類(0.5%至5.1%)。
即使在疫情肆虐時期,香港都從未出現過猛如歐美的物價漲風,「懶人基金」跑贏通脹算不了什麼,但政府引入DIS,一個主要原因是迫受託人降低收費,此舉雖有助提高投資淨回報,但7年下來,其他類型基金全皆跑輸「核心累積基金」。
懶人基金帶來驚喜
這樣的結果,相信連當初最積極提倡隨齡降險策略的專家也喜出望外;回報超乎預期,自然吸引更多強積金成員主動選擇慳水慳力做「懶人」。
打工仔絕大部分從無到有,財富一點一滴累積下來,透過定期定額供款長線投資,成為多數人選擇或被迫接受(如強積金)的操作模式。然而,人生各階段積累的財富不同,市況高低起伏更不受任何人控制,平均回報數字因而無法反映回報序列(sequence of returns)對投資結果的影響。40年太長,且以10年為期試舉一例。
回報序列影響重大
假設Joe和James皆在一年伊始投入5萬元作投資用途,連續10年風雨不改,但兩人經歷的市況截然不同,Joe在首5年「黑過墨斗」,每年都錄得15%負回報,但第6至第10年時來運轉,市況絕地反彈,每年俱獲利40%。反觀James,10載回報波平如鏡,年年9.1%,就像時鐘運作般穩定。畀你揀,閣下想做誰?年蝕15%,5年下來累計虧損超過五成半,許多人望而生畏,不及細想,相信便會憑直覺棄Joe取James。
實際如何?埋單計數,兩人累計供款一模一樣(1年5萬元,10年50萬元),年化回報同樣也是9.1%,惟Joe最終所得逾161萬元,James僅略超83萬元,相差幾達一倍!
放眼現實,不論長牛抑或長熊,按年回報不可能如Joe般「齊揖揖」,也不會像James那樣,每年俱落在9.1%水平。這個虛擬案例旨在說明,定期定額供款與一筆過(lump sum)投資不一樣,回報先低後高或先高後低,對最終收穫足以產生重大影響。人生周期早段是財富累積期,熊市有助儲蓄者分段入市,利用平均成本法低吸資產等待爆發。
臨近或步入退休恰好相反,賬戶不僅再沒有新錢(供款)流入,還要從儲備中提取資金應付生活所需,往後市況縱使回升,由於受惠程度不足以彌補前期大跌造成的損失,退休人士難免陣腳大亂。
「懶人基金」及概念相近的目標日期基金(target-date funds),皆因應供款人年齡增長而逐步、自動調整資產配置,不僅符合人生不同周期的風險承受能力和要求,一定程度上也照顧到回報序列無法控制所造成的問題,惟講到尾,風險只能減低,不可能完全消除。
若干年前,老畢看過一篇刊登於美國理財刊物Journal of Financial Planning的研究,從「消費差距」(consumption gap)的角度審視退休理財。所謂差距,指的並非銀髮族「大使」與否,而是退休人士從儲備中提取的資金是否持續低於資產組合可以承受的生活開支水平。
結果顯示,退休人士愈富有愈缺乏安全感,underspend情況嚴重,這令不少長者的投資組合得以持續增長,到了人生晚期甚至兩腳一伸,退休前累積的本金竟半分不減,單靠投資回報和收益已足夠過世。
「錢長過命」未必是福
那是美國的案例,但愈來愈多香港打工仔懂得為銀髮歲月早作籌謀,相關研究不無參考價值。錢花光人仍在固然諗起都驚,可是身外物帶不進棺材,「錢長過命」亦未必是福。理財規劃不單為了積穀防饑,還關乎如何在兩個情景中求取平衡,用心細味,不難發現許多有趣和值得探討的現象。
原文: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