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5日 - 信報
玄奘五不翻的翻譯準則中,三不翻為:「此無,故不翻,如閻浮樹。」此無,印度有而中國沒有的東西,無法意譯,只能音譯。閻浮樹產於印度,中國沒這種樹,唯有音譯;茉莉和曇花都是梵語的音譯。中文有不少這類音譯名詞,如檳榔音譯印尼語,葡萄是大宛語的音譯,西瓜是女真語的音譯;近代更多,咖啡、巧克力(港譯朱古力)、白蘭地、威士忌等等皆是。
四不翻:「順古故不翻,如阿耨菩提,實可翻之。但摩騰以來存梵音故。」順古,意思是道安、鳩摩羅什等前人翻譯了的名詞和概念,尤其是音譯的詞語,已流行了一段日子,為免混淆,悉從舊譯。阿耨菩提本可意譯,但摩騰以來已音譯,何必意譯為「無上正等正覺」呢?
摩騰是印度高僧,傳說他應漢明帝邀請來到洛陽,住在明帝所建的白馬寺,譯出《四十二章經》。自此,菩提是佛道,薩埵是眾生,上求菩提,下化眾生者,謂之菩薩,佛教僧侶的僧袍音譯為袈裟。凡此種種,玄奘均認為「順古」即可;然而,玄奘曾將慣用的比丘、比丘尼,譯為苾芻、苾芻尼,其音譯雖較貼近原文,卻違背了「順古故不翻」的準則矣!
五不翻:「生善故不翻,如般若,尊重,智慧輕淺。令人生敬,是故不翻。」生善的意思,有些詞語音譯梵文,讀起來讓人「生敬」,頗有咒語之作用,因而不應意譯。最典型是般若,跟智慧意思差不多,有意譯為大智慧、妙智慧,但及不上音譯般若(讀「波野」)那麼莊重尊嚴,故不意譯。
音譯最大弊病是,字音隨時代、地域改變。同一漢字,不同省份讀音各異;佛,普通話和粵語讀音分別很大。今人怎知玄奘譯經時讀音為何?咒語讀音有異,仍能發揮作用嗎?
原文: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