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5日星期六

Intel英特爾衰亡史:美巨資打救垂危英特爾,誓保重振晶片生產大計

2024年10月5日 - 信報

本周初傳出美國晶片商英特爾(Intel)跟華府希望趕在年底前達成協議,以便英特爾取得政府85億美元資助,反映美國正想辦法打救英特爾。英特爾面對成立56年來最嚴峻的危機,不單事關該企能否避過倒閉厄運,還威脅總統拜登重振晶片生產的戰略。

從股價可反映英特爾的情況有多惡劣,英特爾股價上月中曾較去年12月底的52周高位下跌約64%,之後傳出高通有意收購後才略為反彈。公司市值15年來首次萎縮到1000億美元以下。

股價不振  市值僅及輝達3%

回顧2020年初,英特爾市值仍高過輝達(Nvidia),現在只及輝達約3萬億美元的逾3%,而全球至少9隻晶片股的市值勝過英特爾,這還未計及晶片生產儀器製造商的半導體股。市場討論業內對手及私募基金密謀吞併英特爾,這在一年前難以想像。

不只英特爾股東,拜登政府也對英特爾的困境十分緊張。美國2022年通過《晶片及科學法》,措施包括撥款530億美元支持半導體業,當中390億美元用作支援晶片生產,目標是2030年前佔全球晶片生產比例由現時低於10%倍升至20%,而且軍隊全部重要晶片都在美國生產。

華府多番援助達3705億

華府3月宣布將向英特爾資助85億美元,是晶片業資助計劃最大單一補貼,國防部上月又給予英特爾30億美元晶片合約。另外,政府向英特爾提供最多110億美元貸款,推動半導體業發展的聯邦稅務優惠可涵蓋英特爾未來5年投資的四分之一開支,這相當於超過250億美元,美國向英特爾的支援金額起碼達475億美元(3705億港元),反映拜登政府把晶片自主戰略押注在英特爾身上。拜登3月參觀英特爾的亞利桑那州廠房,聲稱政府資助可為美國帶來一萬個製造業和兩萬個建造業職位。

然而,市場不是官員可隨心所欲舞高弄低。半導體業的周期波動性一向很高,正值中美兩國的經濟放緩,加上英特爾錯失人工智能(AI)商機,令其收入不振。

同時,英特爾斥巨額開發先進晶片生產技術18A製程,晶圓代工燒錢惡化,這項業務2023年全年營運虧損4.82億美元,但今年首兩季便勁蝕逾53億美元,集團期內整體營運虧損30.3億美元。英特爾計劃今年裁員1.5萬人,並節流100億美元,惟不知道18A研發計劃能否等到英特爾止血前收到成果。

據報商務部長雷蒙多私下游說輝達和超微(AMD)使用英特爾日後在俄亥俄州落成的晶圓代工廠,但這兩間公司未有動靜。英特爾下世代晶圓代工暫時只取得一份重要訂單,上月中宣布亞馬遜的雲端業務會使用英特爾新技術生產起碼兩款晶片。

晶圓代工屬國家戰略難退場

美國希望跟英特爾的公私營合作可推動晶片產業,惟這漸漸變成政治負資產。如果英特爾改革失敗,美國的晶片大計便會落空。有人提出,倘若目標是晶片在美國生產,不如集中精力吸引台積電和三星在美國投資,OpenAI行政總裁阿爾特曼(Sam Altman)曾倡議由輝達、蘋果、微軟等一眾美國科企結盟,發展新一代晶片。不過,華府已向英特爾押重注,未必會輕易調整政策。

從商業利益角度看,英特爾可以放棄發展AI晶片,乾脆只固守核心強項陣地,甚至分拆晶圓代工,轉型只做晶片設計,跟輝達等美國大部分晶片商一樣。然而,現在談這個策略已經太遲,英特爾被當作美國國家安全的資產,執行美國增加國內晶片生產的戰略,公司沒有放棄晶圓這個選項。

馬里蘭大學商學院榮休教授Peter Morici說,拜登的晶片政策有很多缺陷,失敗機會很高,例如530億美元資助是很小的金額,中國多年來補貼半導體業1440億美元。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曾質疑,美國工程師能否像台灣人般忍受工時長,並有追求技術完美的精神,直言美國補助晶片業只是浪費金錢。

格爾辛格回巢三年未扭劣勢

格爾辛格(Pat Gelsinger)2021年2月獲英特爾邀請回巢出任行政總裁前,曾在英特爾工作30年,是傳奇英特爾CEO格羅夫(Andrew Grove)的得意門生,他過去逾3年半也努力恢復公司「格羅夫工作文化」。

格爾辛格重新強調英特爾以工程師為本,要求紀律、創新和執行力,跟格羅夫一樣看重數據,表明下屬沒準備好數據的話,不要跟他開會。他又恢復使用OKR(目標和關鍵成果),這是格羅夫所創的管理方法,追蹤完成進度,確保團隊有清晰的責任。

不惜工本推展晶圓代工

63歲的格爾辛格1979年以18歲之齡加入英特爾,八十年代成為著名處理器80486的開發團隊領袖,在公司扶搖直上,但等了很久還未擢升為CEO,他2009年憤而離職,加入軟件公司EMC,2012年起出任EMC子公司VMware的行政總裁9年。

格爾辛格跟格羅夫最相似之處是認定公司方向後,不惜工本全力推展。格羅夫1987年出任行政總裁時,英特爾的核心業務記憶晶片不敵日本對手的低價策略,格羅夫毅然撤出這個市場,改攻個人電腦(PC)晶片,晶圓生產的儀器由零開始添置。

事後回看,格羅夫奠定英特爾此後幾十年的PC晶片霸業。格爾辛格出掌英特爾快要4年,仍未扭轉公司劣勢。分析員普遍認同格爾辛格重建晶圓代工的策略正確,只是不知道英特爾的技術能否迅速超前台積電。

Intel輕視AI商機  研發不足

人工智能(AI)兩年前突然冒起,輝達的繪圖處理器(GPU)壓倒英特爾的中央處理器(CPU),構成英特爾致命一擊,但英特爾淪落到目前下場非一朝一夕,而是多次錯失AI商機,而且整體技術研發長期落後。

GPU受捧  主打產品CPU滯銷

英特爾強項是個人電腦(PC)和伺服器,公司正轉型革新晶片生產工場,需大量收入支撐資本開支,偏偏這時殺出AI,GPU等AI晶片奇貨可居,英特爾的CPU滯銷。CPU原本在伺服器佔據重要位置,但在AI伺服器地位下降,通常每使用8個GPU配對一個CPU,當科企日後使用輝達新款晶片Blackwell,AI伺服器配對ARM架構的晶片,毋須英特爾CPU。

路透8月報道,OpenAI在2017年曾向英特爾招手,建議英特爾入股10億美元,但雙方談不攏,英特爾認為AI沒這麼快可賺錢。英特爾曾長期認為CPU也可應付AI,看不起用來打機的GPU,2010年才開始研發AI晶片,去年年底披露AI晶片Gaudi 3。

忽視AI只是病徵,英特爾的病因是之前研發投資不足,這個問題2015年左右已浮現。英特爾較台積電遲很多才開始採用艾司摩爾(ASML)生產的先進設備極紫外線光刻機(EUV),令英特爾原本大概兩年的晶片更新周期拉長,不能如期2017年推出10納米晶片,遲了一年才實現,下一個更新7納米也未能在2020年公開,去年始開始交貨。台積電2018年就有7納米晶片,技術現時已到達2納米。

這既令英特爾的晶片生產輸給台積電的晶圓代工,又令英特爾設計的晶片不及超微(AMD)等對手,因為超微由台積電代工,可製作出效能較英特爾好的晶片。

當年iPhone合作告吹失良機

人工智能(AI)並非英特爾唯一失落了的商機,他們未能跟已故蘋果行政總裁喬布斯達成協議,替2007年面世的iPhone供應晶片,已是重大損失。

ARM架構晶片隨手機崛起

據喬布斯傳記,蘋果電腦Mac機使用英特爾的CPU,自然想iPhone也用,但喬布斯嫌英特爾對其要求回覆緩慢,又不答應同類晶片不賣給iPhone的對手,英特爾則未能就價錢和專利權問題跟蘋果達共識,交易告吹。

結果iPhone最初使用三星的晶片,之後蘋果收購一間晶片商,2010年開始為iPhone設計自家晶片。iPhone令全球由PC年代走進手機世界,打擊英特爾PC晶片業務,更要命的是造就ARM架構晶片崛起,現時差不多全部智能手機都用這種晶片,英特爾的x86技術完全不是對手。蘋果2020年也不再為Mac機配置英特爾晶片。

美代工成本高難與東亞競爭

美國上世紀九十年代佔全球晶片生產約40%,目前縮到少於10%,現在想重建晶圓代工,跟台灣、南韓及內地等東亞地區競爭,但美國晶片生產的成本較台灣高44%,華府出動什麼產業政策都彌補不了這個缺陷,令人懷疑美國堅持把整條晶片生產鏈搬回當地的政策是否可行。

環保要求、勞工保障和審批程序都令美國晶圓代工的成本較東亞地區高,美國提供補助,同時要求受助企業有員工託兒、容許成立工會、為少數族裔提供培訓機會等條件,進一步推高成本。

未必能趕上台積電技術

晶圓代工同時是資本密集和勞工密集的行業。興建廠房,添置最新技術儀器等,所費不菲,台積電等台灣晶圓代工廠投資了三四十年,持續不斷把儀器和生產程序調校至準確,才有今天的成果。美國現在明顯是追落後,用數年時間追回台灣數十年的發展,當稍為追貼時,台灣的技術又已走前幾步,美國屆時再要花巨額投資趕上。

晶圓代工工人十分刻苦,很多台灣業界員工一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近12小時,經常假日加班,美國很難找到大量接受這種工作環境的勞工。

英特爾提出「4年5節點」戰略,4年內提出5次革新的晶片,最後一個突破18A製程(即1.8納米晶片)需要在明年年中前開始量產,但上月初傳出,18A試驗產品效果未如理想,威脅英特爾和美國重振晶圓代工的目標。

原文: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