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3日星期二

香港失常當正常? - 李道

2024年9月3日 - 信報

何謂正常?這跟失常相對。但有謂習以為常,一旦長期處於失常,亦可能會視失常為正常。今日香港正正如是。過去好些失常現象,大家習慣了,居然視之為正常;前瞻未來,往後可能正常之事,現在又被視作失常。

租售價高  才是正常?

先談商舖。

回顧過去,自由行內地客紛至沓來,市面上金舖、藥妝店愈開愈多,一直為人詬病,也拉動舖租大幅抽升,以至天價。這段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至少令市場習慣了,香港旅遊業應當這樣發展,這種形態才是正常。來到今天,金舖、藥妝店漸漸退場,舖租更是顯著回落了,這豈不切合早前坊間所想?可是,現在又有意見視之為失常。惟另一邊廂,則仍有意見指當前舖租偏高,導致物價高企,故呼籲業主減租。到底什麼方屬正常?

再談樓市。

回顧過去,香港樓價一直高歌猛進,差餉物業估價署的官方樓價指數便從2008年底的104.8,升到2019年中的396.9。相關驚人升幅,屬於正常抑或失常?最新6月份樓價指數回落到301.8,累跌24%,回到2017年水平,市場隨之哀鴻遍野,要求政府托市之聲不絕。惟同一時間,上車困難仍為公眾共識,包括不少人還棲身於劏房,香港且連續14年當上全球樓價最難負擔城市,即使負擔比率已從去年的18.8倍降至最新的16.7倍,但依然大幅領先第二位悉尼的13.8倍和溫哥華的12.3倍。然則,樓市現在屬於正常還是失常?

寫字樓情況類同。

回顧過去,香港寫字樓租金同樣高聳入雲,故發展其他新CBD(中央商業區)的要求同樣高漲,由東九龍到明日大嶼的供應與規劃應運而生。可惜疫情之後,空置問題卻成焦點,再查差餉物業估價署的官方寫字樓租金指數,中區指數就由2019年初的高位約367降至最新的244,33%的降幅且超越住宅市場,回復到2011年的水平。不過,這是否市場樂見呢?大家希望正常的租金指數,是較高的367,還是較低的244?

廣大業主  終須減租

某程度上,所謂正常與失常,根本無關宏旨;最重要的乃相關常態是否有益,人們能否好好適應,適應過程能否順暢。比喻言之,之前世人認為自閉症是失常;但現在,常見於自閉症的學者症候群則被視為「天才病」,因為他們更容易專注在一件事上,只要締造環境,好使發展所長,所謂失常其實是好,以致再不適宜以「病症」或「病患」負面稱之。

不必諱言,商舖、住宅、寫字樓的售價與租值下跌,肯定帶來負面氣氛。但只要捱過陣痛,長遠到底利好市場。

針對商舖,由於業主持貨能力強,所以整體租金下跌的衝擊相對不大,大不了是業主少賺了;撇除個別業主因此財困,這對市場帶來的真正影響在於吉舖趨升,有說法指部分業主為免因租值下跌而拖累所持商舖價格,因此索性拒絕出租,導致舖位長期空置。毫無疑問,這既不利於市容及市場氣氛,十室九空的情景肯定有損信心,且也極不利於市場健康發展,因為商舖供應有等於無,其實是種市場失效,所以政府絕對有需要介入。

大前提是,拒絕低價出租,真箇有助於「托市」嗎?這其實是自欺欺人,畢竟不出租的回報率是零,零回報的商舖何來撐高估值?在會計方面,這可能是個奇怪漏洞;從金融層面,當局又有否介入空間?而政策面看,能否把零回報進一步引導至負回報,從而增加業主放租的壓力與誘因?近期有宗離奇租務新聞,某觀塘餐廳不獲續租,業主轉頭卻以更低金額租予另一食肆;當然,財產私有之下,持有人絕對有揀客自由,但同時這也告訴廣大業主,現實終歸要面對的,租金到底會反映市況,而商舖價格亦應如此。

樓價下跌固然會引發負財富效應,但在按揭貸款拖欠比率低至0.09%的基礎上,負資產宗數大幅上升不過是數字遊戲,對自住業主的實際影響其實不大,對宏觀金融穩定亦然。最大問題乃在於私宅買家的財政能力未必很高,受累特長成交期下物業累跌幅度大,不少準業主或面臨上不到會之窘。近來撻訂宗數飆升,除了基於看淡後市止蝕離場,原因可能正在於此。

然而,假如銀行放寬按揭審批,會否適得其反?假設半年前物業價格為1000萬元,現在跌至800萬元;準業主起初打算承造七成按揭,亦即向銀行申請700萬元貸款,本身則準備300萬元,但受累樓價跌了,銀行按照新估價只願批出七成即560萬元貸款,意味要成功上會就要額外抬錢140萬元方成。部分大失預算的買家,在無法籌措足夠資金之下,難免無奈地須要撻訂。銀行是否缺乏同情心?

商廈空置  全球現象

首先,金管局要求3000萬元以下自住物業最高只可承造七成按揭,更遑論要變相居然承造十成按揭或貸款超過十成,否則銀行因此承受的負資產風險亦大,以致會危及金融系統的健康。始終,於特長成交期下,買家所承擔的風險同樣特大;撻訂誠屬行之有效的止蝕辦法,即使發展商可能會追收差價,但業主所面對的風險總較勉強上車為低。

如何最理想?鑑於長成交期配合樓市下跌,才是造成上不到會的元兇。其一,最簡單的做法是在事前做好按揭風險管理,第一步是縮短成交期,讓一手跟二手看齊於一至三個月左右,那麼樓價波動所衍生的風險就會降低。其二,假如確保買家有足夠供款能力、不會斷供的大前提下,當局或可透過按證公司去擔保部分差價,包括若申請者的收入已超過供款50%,那麼就以超出的數額去計算擔保的上限,以盡最大努力協助業主上到車。其三,這一招初看有點匪夷所思,就是引導樓價盡快觸底;畢竟,有了樓價下跌才有後來估價不足及信心不足問題,故長痛不如短痛,與其讓樓市慢慢跌、拖長跌,以致估價問題勢必持續,不如來個浴火重生,容許樓市短期大跌,就可更早觸底回升,畢竟樓價不可能跌至零,跌極有個譜。查美國在次按危機、歐洲在債務危機等很快恢復過來,重點是勝在果斷、有力提振市場信心,毋使負面情緒一直困擾。

說到底,升得愈高跌得愈痛,事前做好了樓價風險管理,從一開始不容許狂牛出現,自然就可避免後面暴熊誕生──兩者必然如影隨形,防患未然才是王道。

至於寫字樓,其實疫情以後全世界都遇到同一問題。譬如美國,評級機構穆迪的報告顯示,去年全美寫字樓空置率升至破紀錄的19.6%,疫前則平均為16.8%,展望兩年後更恐飆至24%。歐洲情況類同,根據國際地產代理第一太平戴維斯的資料,較諸兩年前,倫敦、馬德里、都柏林、巴黎等核心商業區的空置率普遍均升約1至2個百分點。

結業不斷  關乎經濟?

主因是疫情令在家工作或遙距工作變得普遍,Hot desk即輪用辦公桌亦趨普及,加上經濟下行因素也引發退租潮或減樓面以省成本,凡此種種都推高了寫字樓空置率,繼而推低了寫字樓的租金。也就是說,過去周一至周五辦公室坐齊人屬於正常,現在辦公室縮小了、當值人員減少了則變成新常態。

展望將來,寫字樓供應須否因此作出適應?這是肯定的。至少,在辦公室設計上,市場可靈活地更好適應Hot desk文化。至於政府須否減少商業樓面的供應,目前仍須觀察,因近來在家工作潮流稍見退卻,不少機構開始安排員工重新返回辦公室;有鑑於此,現階段的寫字樓供應只宜小幅調整,暫不適宜作出太大改變。正如早前香港人口減少,有人指毋須再填海造地了;但現在人口反彈並創新高,事後回望相關說法便顯得草率。

所謂正常與失常,兩者之間的交替變化,可以是短暫的,也可是長期的;此外,亦分為周期性,以及根本性不會逆轉。好像股市、樓市等資本市場,短期波動與周期升跌便屬常態,不斷在under-value與over-value之間徘徊。而過去好長時間,香港的人口及經濟則是處於長期上升軌道。有時候,周期性與根本性的變化會雙重夾擊,如果誤以為是周期問題,而沒留意已根本改變了,就會作錯判斷,反之亦然。譬如美國快將進入減息周期,便被視為谷起香港市況的催化劑;可是,減息即使有利於宏觀經濟,對已呈丕變的環節則於事無補。

近期結業新聞不斷,這到底是正常抑或失常?

有琴行部分分店結業,此乃經濟下行所致,抑或受累兩大主要銷售貨種的行業生態丕變,即人們不再買琴書而求諸網上,以及一手網購、二手平台等崛起令買樂器的需求轉移?移民因素及上一代學琴潮流的孩子長大了,都令坊間二手供應大增。

有家具店部分分店結業,此乃經濟下行所致,還是源於市民多了非本地網購及多了透過非本地網上平台訂製家具?公開的秘密是,就連屬於「黑工」的境外裝修師傅都漸涉足本地市場。

有戲院接連結業,此乃經濟下行所致,抑或不敵串流電影平台,以及因市民娛樂更多樣化而減少入戲院了?即使美國,疫前幾年本地票房收入都有110億美元左右,但疫後則跌至80多億美元水平。

有玩具街的玩具店結業,此乃經濟下行所致,抑或玩具也不敵其他電子產品?跟前類同,踏入注意力經濟(attention economy)時代,熒光幕已成為男女老幼的最主要娛樂來源了,傳統報紙雜誌所受衝擊更大。

用明朝的劍  斬清朝的官?

有不少本地食肆結業,此乃經濟下行所致,抑或競爭力落後他人?統計處的食肆收益數據指出,非中式食肆的生意實已重返疫前水平,中式餐館才是拖低整體數字的主要源頭(酒吧生意亦跌,但就只佔整體食肆收益約1%)。眾所周知,結婚人數減少,會結婚的又未必會擺酒,會擺酒的規模亦會減小,加上婚宴場所選擇增多,凡此種種均令酒樓傳統婚宴收入來源大減。北上消費也當然搶走了港人假日購買力了,有意見指這股潮流總會減退,畢竟人們總會去膩;但其實,留困香港同樣會膩,近一兩年「報復式旅遊」之熾熱正在於此。關鍵是,若然保持守株待兔的心態,以為兔子遲早會來,期間不思進取,沒有提高自己競爭力,尤其內地市場競爭本來激烈,一雞死、一雞鳴的推陳出新節奏比香港快得多,誤判為周期性因素而無視根本性改變,後果肯定十分嚴重。由日本到內地的食肆商舖近期紛紛進駐香港,繼而取代原來的本地企業,甚至漸跟美歐企業分庭抗禮,正是一個競爭出來的結果。

的確,資本主義的關鍵就是適者生存、汰弱留強;笑到最後的勝利者,才是所謂正常或常態的塑造者。疫情期間,由於有公帑「撐企業、保就業」,故此不少原來熬不過疫情的,可以存活至今;隨着相關支持退出,「中小企百分百擔保貸款」錄得壞賬率9.2%,總壞賬暫時為132億元,所反映的是資金水源潮退之後,未能賺回泳衣的人就被看到仍在裸泳。事實上,上述支持只為企業「吊鹽水」渡過難關,來到疫後復常也無法自食其力,自自然然要遭受淘汰。換言之,過去只是人為地煞停了結業潮,今日所見不過是延後或滯後的景象。此外,疫情亦加速了消費模式的變化,「宅經濟」及遙距工作等皆大幅崛起,皆屬根本改變。

資本主義跟其他主義的一大不同乃是,不抗拒結業(除非大得不能倒),畢竟有死才有生,盲目「吊命」僅衍生「殭屍企業」,最終不利於市場健康。進一步言,要勉強延續「中小企百分百擔保貸款」,若然對象根本無法止血,一再輸血豈不等於一再失血?結果只會令壞賬擴大惡化。一方面要求泵水,另一方面高舉壞賬,絕對自相矛盾。銀行其實已做好把關工作,基於風險管理而決定閂水喉,畢竟殺雞取卵同樣不智。

任何變化都要適應,亦會陣痛。由香港到全世界,都在適應疫後大變的新世界,同時亦要適應新的政治變局。死抱舊時正常,無疑落後形勢;以舊時目光,並以反常看待新常態,更嚴重地墨守成規,無異於「用明朝的劍斬清朝的官」。香港由漁村,變為輕工業中心,再昇華為國際金融中心,已經歷幾番大變,市民亦須轉型;展望未來,適應新常態是必須,認清兼肯定新常態則為一切前提。

習以為常、適者生存之道,乃是必由之道、成功之道。

原文: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