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12日星期四

亞硝酸鹽 - 翔名生

2024年9月12日 - 信報

飲食是亞硝酸鹽最主要來源嗎?有研究指出,口水才是人體硝酸鹽與亞硝酸鹽主要來源。

食物大部分原本就有硝酸鹽,會經過微生物作用轉化成亞硝酸鹽;飲食中亞硝酸鹽主要來源是蔬菜。

加了亞硝酸鹽的熱狗、香腸等會呈現紅色。動物肌肉中的肌紅蛋白,加熱後會失去原本的鮮紅色成灰色;結合亞硝酸鹽來加熱,形成亞硝基肌紅蛋白,肉便能保持紅色。

臘腸、臘肉等加入亞硝酸鹽可以延緩酸敗反應,維持原本的醃漬肉味。

十八世紀末,戰爭、貧困與衞生水準下降,經常發生嚴重的食物中毒,其肇因被追溯至這些人共食的一批香腸,並且稱為「香腸毒」(sausage poisoning),即肉毒桿菌。肉毒桿菌喜好在無氧環境下生長,轉變成劇毒的肉毒桿菌毒素,亞硝酸鹽是絕佳的抑菌劑。

明朝韓奕《易牙遺意》提到,醃漬「火肉」的稻柴灰含有不少硝酸鉀;清朝有許多直接用硝紀錄,如李化楠《醒園錄》中的醃豬肉、風板鴨在製作時都加了硝;趙學敏《本草綱目拾遺》:「藥鑑云︰家鄉肉,金華屬邑俱有之,秋即腌,給客販入省城市賣。其肉皮白,肉紅鮮,氣香美。」硝石能夠保持肉品顏色鮮艷、產生特殊風味、並且抑制好幾種細菌生長。羅馬帝國晚期才出現記載硝石的定色功能,但似乎不知道可以防腐。

亞硝酸鹽和硝酸鹽致癌性低,有致癌性其實是亞硝酸鹽和胺類物質形成的亞硝胺。游離胺類物質會與亞硝酸鹽反應,形成亞硝胺;研究發現,只有發酵產品和受細菌污染才有較多的游離胺。

原文: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