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4日星期四

中醫對痰飲之認識(二) - 范蕊

2024年2月8日 - 信報

《內經.素問》中提及「太陰所至為積飲,否隔」,意為水氾土礙濕滯故為積飲、否隔;「歲太陰在泉,草乃早榮,濕淫所勝……黃反見黑……民病飲積」,土為草木資生故草乃早榮,卻濕淫勝土,腎氣上從,黑起水變,太陰脾土本黃反見於黑,故病飲積。積飲、飲積同意,類痰飲,但《內經》只有積飲之說。《脈經》作「淡飲」,漢晉唐時期「淡」「痰」相通,為水液動搖之意。

痰飲之名首創於張仲景《金匱要略》,《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第十二》開篇即曰:「夫飲有四,何謂也?師曰:有痰飲,有懸飲,有溢飲,有支飲。」這是據水飲停留不同位置而分,亦引申出狹義與廣義痰飲之別。雖後世醫家有諸多對各種痰飲之命名,譬如《諸病源候論.痰飲病諸候》提出「熱痰候」、「冷痰候」、「痰結實候」、「流飲候」、「留飲候」、「癖飲候」等,但《金匱要略》四飲的概念令中醫對痰飲認識更具體清晰,特別以病位論治各痰飲病。

百病兼痰

前文曾提及有形與無形之痰,除此,痰亦有狹義與廣義之別。狹義的痰飲為四飲之一,病位在胃腸,病性偏寒。廣義痰飲除可見之痰外,尚包括因體內津液代謝障礙,停留積聚蘊結而成的痰,隨氣運行,無處不到,可致寒熱不調、頭痛眩暈、嘔惡痞悶、濕疹瘡瘍、不孕不育、中風。《雜病源流犀燭》曰:「人自初生,以至臨死,皆有痰,皆生於脾,聚於胃,以人身非痰不能滋潤也。而其為物則流動不測,故其為害,上至巔頂,下至湧泉,隨氣升降,周身內外皆到,五臟六腑俱有。」故有「百病皆因痰作祟」、「百病兼痰」之說。

懸飲指水飲如水囊懸空,聚於脅下;溢飲指水飲滿盈,浸漬肌膚,旁溢四肢;支飲指水飲支撐上發於心肺胸隔間。《醫宗金鑒》稱其「飲病之情狀」,「以其狀而命名」。

除病位外,四飲又有何異?痰飲,「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腸間,瀝瀝有聲」;懸飲,「飲後水流在脅下,咳唾引痛」;溢飲,「飲水流行,歸於四肢,當汗出而不汗出,身體疼重」;支飲,「咳逆倚吸,短氣不得臥,其形如腫」。

作者為註冊中醫師、大學兼職講師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