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5日星期三

香港市道持續堪憂,三張圖解三迷思 - 李道

2023年11月15日 - 信報

北上消費愈來愈熱,香港市道持續堪憂,連帶公共財政亦慘──此為現時坊間普遍共識。事實真箇如是?抑或問題更加嚴峻?本文試圖透過3張統計圖表,分別從現象、原因、影響3個層面,去解構上述三大迷思。

「消費流失論」正確嗎?

北上人流較南下旅客多,肥水流向別人田的影響肯定負面,甚至乎,有指通關反而不利市道,因為困獸鬥更有助留住消費。

對此「消費流失論」,前文《北上消費與「智商稅」》便已提出,以人流計算的淨流失,有別於以消費金額計算;其中,由於缺乏最新資料,故坊間不得不援引遠至2015年的數據,以當時港人北上人均開支860元為準,由於10月份有535萬人次北上,故得出總流失消費額逾40億元。然而,計出不計入肯定不妥。同月內地客南下人次,即使只有出境的一半約270萬,但按更貼市的2019年旅發局研究顯示,不過夜與過夜內地客在港人均消費分別為2198元和5990元,即相當於港人北上約2.5倍和約7倍,也就是說,即使以不過夜客的下限金額計算,所涉的近60億元已高出北上消費50%,而假設經機場來港的皆是過夜客,其餘全屬不過夜,總南下消費額更達70億元,亦即多了75%。

當然,內地客來港消費模式已變,2019年的數據作不得準,但同一道理,2015年港人北上資料,套諸今日亦不準確;無論如何,單憑南北向的人流出現逆差,無視金額層面的計算,就斷言通關利淡多於利好,無疑是個嚴重謬誤。

本文要分享的【圖1】,不是基於不貼市的陳年估算,而是統計處本月初剛公布的食肆收益實數。如前文述,北上消費必然帶來消費力流失問題,即使南下的流入金額可能更多,挽留市民留港消費到底有益市道,特別是對餐飲業而言,因周六日每多一人離境,就意味本地食肆少了幾餐需求。

究竟近來香港食肆表現如何?最新9月份全港所有食肆的收益為86.26億元,按月減少6.6%,幅度不可謂不大。但有幾點值得留意,一是9月份乃食肆傳統淡季,尤其暑假剛剛結束,譬如疫前2018年和2019年同月皆錄按月跌幅;二是撇除新年效應,自3月起整體食肆收益每月都企於90億元以上,不見得隨着通關後北上消費愈來愈熱,食肆收益因此大幅倒退;三是疫情3年的9月份食肆收益,分別為63.7億、81.6億、78.2億,比較起來,今年表現無疑更為優勝,而期間除了2020年1月即疫情尚未襲港,沒有一個單月的食肆收益是超過90億元。由此看來,何來通關復常對食肆更加不利?儘管食肆收益還未恢復至疫前水平,但也肯定勝過通關受阻時。

當然,宏觀數據如是,不等於微觀各間食肆同樣得益,否則就是「以全蓋偏」。按食肆類別劃分,包括酒樓、茶餐廳等的中式餐館乃是輸家;疫情之前,首9月該分項的月均食肆收益企於40億元之上,惟最新首9月則降至34億元,亦即僅恢復疫前八成左右。

另一無可爭議的輸家則是酒吧,跟疫前月均收益介乎13億元至14億元相比,今年以來月均僅約10億元,反映相關需求遠未回來。不過,非中式餐館、快餐店,以至外賣店、咖啡店、飲品店等的雜類飲食場所,收益不單完全恢復,且還稍稍勝過從前。不同人對市道的「體感溫度」各不相同,但如過分放大某食肆生意倒退來引證市道變差,則犯了「以偏概全」謬誤。

「中產流失論」正確嗎?

由於對現象的把握已存偏差,對現象背後的解釋當然容易有誤。不少人便傾向把「移民潮」與香港市道變差扣連一起,包括歸咎許多中產離港他投,以論證「消費流失論」的正確。然而,這會不會一錯再錯呢?

香港人移民增加乃是不爭事實,但當中是否中產佔多,以致中產亦現淨流失?前文《青年人口減少的真相》已從青年一環切入,因應《2021年人口普查—主題性報告:青年》的數據較為齊全,得出除移民因素外,早年的低出生率才是青年人口減少的第一大推手;另外疫下亦有不少非本地出生青年流走。以特徵劃分,所流失青年多為相對低收入的,因月入6萬元以上的青年人口,從2016年約2.4萬人不減反增至2021年的4萬人,連帶月入1.5萬元以上的各收入群組皆一律增加,合共多了近10萬人,反之月入介乎1萬至至1.5萬元的則減15.6萬人,月入8000元至1萬元的亦下跌約4.5萬人。

當然,低收入青年少了、高收入青年多了,或是經濟向好及通脹向上的結果,但毫無疑問,從人口構成角度看,消費力不見得因此流失。青年如是,香港整體人口若何?結果大致相同,整體中產人口不單並無減少,而且大幅增加。

【圖2】是統計處按每月就業收入劃分的就業人數分布。以最新2023年6月至8月的數據,比較疫前即2019年的同期狀況,清楚可見高收入人口增加、低收入人口減少。其中,就業收入超過1.8萬元的,所有群組的人數均全線向上,尤以6萬元至8萬元的增幅最大,涉約4萬人(30%);就業收入2萬元至2.5萬,以及2.5萬元至3萬元的兩群,亦分別增約4萬人。至於跌幅最大的,則是就業收入介乎1.2萬元至1.4萬元的,減少了逾11萬人,其次是4000元至5000元的,跌逾10萬人;整體地看,就業收入少於1.8萬元的,幾乎所有分組皆錄得人數下跌。換言之,在整體就業人口減約16萬人的基礎上,收入1.8萬元以上的增加了23.4萬,收入1.8萬元以下的下挫39.2萬。那麼,香港中產人口究竟是減少抑或增加?

有沒有香港中產移民流失?肯定有。然而,香港中產人口並無出現淨減少。一如前述,這或是經濟向好及通脹向上,以及「高才通」吸引不少高收入者來港所致,所以中產階層錄得了淨增長。然而,再從人口結構角度看,低收入青年和低收入人口,才是近幾年人口減少的最主要群體,高收入中產反而是增加了,此乃不爭的事實。

「財赤高危論」正確嗎?

話說回來,儘管香港今年經濟可望增長3.2%,餐飲市道和市民收入亦非坊間想像般惡劣,可是,股市、樓市疲不能興,即使政府順應民意減稅減辣也收效不彰,在地價和印花稅收入不似預期的基礎上,庫房再現財赤已是鐵一般的事實,赤字規模甚至過千億元。饒是如此,「財赤高危論」又是否站得住腳?

外圍經濟貌似不俗,但頗大程度只是財策支撐的虛火,這雖有效對沖了幣策收緊的打擊,市場人士已愈來愈憂慮財赤過大的長遠風險──類似憂慮並非香港獨有,其他地方潛在危機甚至較香港更高。

【圖3】是IMF提供的各地財赤率走勢和估算。疫下香港受累經濟下滑而稅收減少,加上須祭出逆周期措施提振需求、紓解民困,故2020年錄得相當於GDP約5.5%的財赤,翌年縱使短暫地錄得輕微財盈,但去年又出現4.6%的財赤率,展望今明兩年皆會赤字,惟幅度料收窄到3%和0.4%,預料2025年才重新浮上水面。

可是,美英財赤問題較香港嚴重得多。首先,在疫情最高峰時,兩地的財赤率一度突破10%,其中英國翌年僅收窄至7.7%,美國則進一步惡化到11.4%,比較之下香港財赤堪稱小巫見大巫。其次,展望今年以至未來幾年的財赤率,據IMF估算,兩國亦不見得能快速恢復至疫情之前。英國今年料為4.8%,之後則保持在3%以上,而非疫前的約1.5%;美國方面,今年財赤且較去年惡化,料達8.8%,往後幾年都不會跌穿7%。事實上,由法國到財政紀律向來嚴謹的德國,自疫情後均錄得財赤,未來幾年財政狀況均難以恢復疫前水平。

高息環境配合負債偏高,勢必加大走出財赤泥淖的難度。香港過去無債一身輕,IMF資料顯示,疫前香港負債只相當於GDP不足1%,即使之後政府計劃發債,負債率亦料低於10%。美英情況則截然不同,英國繼2020年負債率突破100%之後,IMF展望只會進一步上望110%,而非降回疫前的約80%。至於不斷調高債務上限的美國,2020年負債率升至最高的133%,去年雖短暫回落,但之後料再向上攀升。撇除債息開支計算的基礎財政收支,其實美英今年財赤率相對健康,分別為6%和2%,到2027年並料分別降至3.3%和1.6%;惟正因如此,才更突顯出債息開支如何加重財政負荷,甚至乎高昂債息才是財赤的最主要來源。畢竟有借有還,今日借來的經濟虛火,他日總要連本帶利歸還;息率高企,不單對普羅大眾構成壓力,也增加了公共財政的風險。

經濟發展不是零和遊戲,其他地方相對拙劣不代表香港財政十足健康。不過,香港財政風險是否特別高?香港財政是否特別管理不善?沒比較就分不出高低好壞。更重要的是,香港一直維持低負債、低財赤(甚至常財盈),誠然提供了更大的振經濟、利民生的彈性。

惟無論如何,始終必須恢復財政健康。在股市樓市短期未見起色,削減股市印花稅既未明顯刺激成交,更遑論「因減得加」帶動稅收上升,反倒可能「因減得減」令財赤惡化──數是這樣計的,當稅率從0.13%降至0.1%,即成交額至少要增30%,稅收才夠打和;以10月份日均成交額為787億元計,即往後須攀至逾1000億元方成,而遺憾地本月以來只有一天的金額達標。

早於明年2月預算案公布前,當局已要求各政策局及部門於未來兩年各減1%經常開支,而派錢派糖派消費券等也難免會進一步「減甜」。緊縮一詞在國際上並不陌生,正當香港過去5年福利開支累飆52%、醫療多44%、教育增22%,以致政府開支相當於GDP比率升穿往日慣常的20%,甚而被質疑會否違反《基本法》107條「與GDP增長率相適應」的原則。英國於2010年起厲行緊縮政策,這對熟悉國際時事的讀者來說實不陌生,據IMF數據,當地相關開支比率在往後10年大降6個百分點之多,直至疫情才不得不逆周期上升。美國差不多在同一時期亦降了約5.5個百分點。英國近月宣布取消連接倫敦與中部的HS2高鐵計劃,成本過高及財政壓力正是一大關鍵。

misinformation?disinformation?

香港消費流失,乃至得不償失嗎?香港中產流失,乃至人口惡化嗎?香港財赤高危,乃至天塌下來嗎?沒有調查,未必就沒有發言權;不過,數字不騙人,要準確地發言,而非淪為misinformation(錯誤資訊)或disinformation(有目的誤導資訊),有調查總比「隨口噏」為佳。

香港食肆競爭力不及區內其他地方,筆者很早就已提出,問題確須正視處理。面對勞動力減少之窘,也須務實地未雨綢繆,既要鼓勵生育,還不能排除輸入人口。財赤肯定不能長期高企,市道差時要應使則使、市況好時則要重新積穀防饑。把好脈,才可落好藥;斷症不準,以致用藥太輕或過猛,又或打從開始就產生了不必要的信心危機,肯定無益病人變好。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