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5日星期三

青年人口減少的真相 - 李道

2023年3月23日 - 信報

人口減少,乃香港近年熱話。究竟,所減少的是什麼人?移民潮又有多厲害?最近統計處發表的一份報告,正好為此提供更準確和更具體的新線索。

這份報告名為《2021年人口普查——主題性報告:青年》(下稱《報告》)。它之所以重要,一來是近年的人口減少,主要見諸報告所針對的15至34歲青年;二來,報告詳盡統計了相關人口的各項特徵,相關普查資料是一般統計報告所沒有的,故可看出到底減少了什麼人。

不過,在細析上述報告之前,宜先了解香港最新人口狀況;畢竟,以上數據乃截至2021年底,而剛出版的《香港統計月刊》已更新到2022年底。

最新香港人口總數為733.32萬,按年再減6.83萬;與疫前最高峰時,即2019年底的752.05萬相比,累計共減18.73萬。其中,15至34歲的年齡群,無疑是人口減少的重災區,累減幅度為24.32萬,相當於同期全港減幅的130%──沒錯,數字多於100%,因相關減幅比整體還要多。另外減幅較明顯的年齡層,分別是0至9歲和45至59歲,兩者分別少約10萬人,惟幅度遠不及青年嚴重;而相對地,其餘組別特別是60歲以上的人口,則普遍增加。

《報告》其實並非針對討論人口減少或移民潮問題,不過所提供的資料卻透露了相關狀況──移民或許推低了青年人口,但卻不是背後的最主要元兇。

早年低出生率 影響滯後浮現

出生率下跌,乃是人口減少的第一大推手。注意,這不是指疫下3年的出生率下跌,而是指更早一個階段,即基於1998年金融風暴和2003年沙士所出現的低潮期。這段時間為何重要?假如這批嬰兒仍留在香港,約廿年後便剛好成為今日青年。

查1980年代初,香港每年有約8萬嬰兒出生,至1990年代初則降至7萬左右;後來,香港經濟持續不景氣,1997年已首度跌穿6萬名,此後並連年下跌至2003年的4.7萬名,直到2007年才再次回升至7萬以上(岔開一筆,這已較新冠疫情下出生人數低創3萬理想得多)。毫無疑問,1997年至2007年的長達十年低出生率,肯定會推低往後的青年人口數目,影響亦必滯後浮現。

《報告》顯示,2021年人口普查所得出的15至34歲人口,為148.2萬人,較五年前即2016年普查的173.5萬人,大減超過25萬人,而再早10年的2011年青年人口則超過181萬。心水清者不難發現,以出生年份衡量,2016年的青年人口乃在1982年至2001年出生,而2021年的則在1987年至2006年出生──毫無疑問,兩者出生時間與上述的出生低潮期重疊了。資料顯示,1982年至2001年共約135.6萬人出生,1987年至2006年則降至約123萬;至於再往前推5年,即1977年至1996年的出生人數,則達150.5萬人【圖】。

細察《報告》的進一步劃分,2011年15至19歲人口約42萬,5年後即2016年的20至24歲人口約44萬,兩者分別不大;這其實不難理解,因為是同一批人「成長」到另一年齡組別。那麼,受上文提到受低出生率影響,2016年15至19歲人口(即1997年至2001年出生)降至34萬,5年後即2016年的20至24歲人口則為32萬,豈不合理之至?果如是,在比較2016年與2021年的20至24歲人口時見到數字大跌,就完全不必大驚小怪了。同一道理,也適用於2021年的15至19歲人口(即2002年至2006年出生)進一步降至26萬,理由是這群青年的出生年份尚未擺脫低出生期。這並同時解釋到,為何2021年的25至29歲和30至34歲兩群青年人口,仍然維持在40萬水平之上,因為他們出生年份並非處於低出生期。若嫌文字描述複雜,附【表】相信一目了然。不難發現,相關同年期出生的同一批人口,其人數變化難以言大。

或問:是否所有在港出生的人,都會繼續留在香港?當然不是。然而,《報告》也約略透視端倪。按出生地點劃分,2011年出生地點為香港的青年人口有134.75萬,相當於前述1977年至1996年在港出生人數的89.5%,至於2016年相關人口亦相當於相關出生人數的91%;可以看到,在港出生與繼續留港的比率,普遍介乎90%。也就是說,2021年出生地點為香港的青年人口降至104.9萬人,即相當於1987年至2006年在港出生人數的比率仍有85%;若按90%這個比率推算,期內額外流失的青年人口約為5%,以期間出生人數123萬為準,即涉6萬餘人。

6萬餘人這個數字,跟文首提及青年人口累減的超過24萬,無疑相去甚遠!前者是2016年與2021年之間,按過往出生狀況及推算得出的額外流失本地青年人數,後者是2019年與2022年之間,沒有考慮任何因素在簡單比較下的整體青年減少人數;兩個數字肯定不一樣,但前者肯定更能透視「港青移民潮」的真象。

其實,出生率下跌問題,影響豈止體現在青年人口?除1998年2007年的一段時間,2013年叫停雙非政策也令出生數字急跌,而3年疫情更令出生率創出有紀錄以來最低【圖】。2013年以後出生的孩子,到2022年即介乎0至9歲之間;大家還記得,除青年外,近年還有哪個年齡群的人口急跌?0至9歲正是其中之一,與2019年相比少約13.6萬。事實上,2019年介乎0至9歲的孩子,即2010年至2019年間出生的,期內出生人數比2013年至2022年少了16.3萬人;由是觀之,相關年齡層的人口出現下跌,既是理所當然,且是早可預期,甚至某程度不減反增了。

本地青年流失 不及非本地青年

輸入人口,向來是為香港補血的一大來源。《報告》顯示,出生地為香港的近105萬名青年,佔了2021年全港青年人口的70%而已,亦即其餘30%乃輸入移民。其中,出生地為內地、澳門或台灣的有36.2萬人,其他地方亦有7萬餘人。

值得留意的是,相對2016年至2021年本地出生青年錄得6萬餘人額外流失,非本地出生的青年流失原來有過之而無不及!《報告》列明,來自內地、澳門或台灣的同期少近6萬,來自其他地方的亦減逾7000人。也就是說,非本地青年的流失人數,較上述經計算後的本地青年額外流失數字,還要多!而且,在本地出生青年受困低出生率而持續減少,近年非本地出生青年的在港人數卻持續增加,不論來自大中華區抑或其他地區皆然,所以其疫下流失問題無疑十分嚴重──這5年內,其流失率高約13%。

的確,疫下通關不暢,連年離鄉別井者難免思鄉,部分既選擇了離開香港,而另一方面,亦有人因此不願來港生活。這是疫下作為人流頻繁國際大都會的通病,譬如新加坡人口便從疫前的570萬,一度大減22.5萬至2021年的545萬,其累計的4.4%比香港的3%還要厲害。就連澳門,日前專門提供了「外地僱員」人口統計的報告也顯示,2019年第四季的相關人口為19.65萬人,2022年第四季則降至15.38萬人,降幅高約22%。可見,疫情乃導致人口減少的第二大推手,許多非本地居民都流失了。所以,一律以「移民潮」解釋人口減少,實在不實兼誤導;倘是形容非本地人離開,斷不能稱之「移民潮」,而應該用「回流潮」,即回到原來的出生地。

較多流失低學歷、低收入青年

分析完流失數字後,接下來從《報告》探討流失青年有何特徵。

首先,按工作人口劃分,跟整體青年人口減少的現象相反,2021年持學位和副學位的人數,居然錄得了輕微增長,較2016年分別增約6%和0.4%至10.7萬和47.2萬左右;最主要的下跌,乃在中學及以下和文憑/證書課程兩組,分別大跌32%和30%。這是否意味着,從香港流失的基本都是低學歷青年?亦即香港的高才流失問題沒想像中嚴重?要找出答案,正正需要納入上述的出生年份考慮。因為,如附【表】示,最新減少的人口很大程度見諸15至24歲一群,這正好是入讀中學和大專的年齡。由是觀之,若不通盤思考整個人口發展態勢,無疑很易作出錯誤理解。

所以,我們必須同時觀察其他數據,才可全面剖析得出人口變化的真相;然而,若把教育程度與職業收入劃分的人口數據比對,結論依然沒變──所流失的確實多屬低技術青年。因為,月入6萬元以上的青年,從2016年約2.4萬人,不跌反增至2021年的4萬人,連帶其餘月入1.5萬元以上的,人數均一律有增無減,總計一共多了近10萬人;反之,整體在職青年人數則減逾14萬人,其中月入1萬至1.5萬元的減了15.6萬人,月入8000至1萬元的亦減約4.5萬人。

當然,隨着經濟向前發展,譬如期內全港職業收入中位數也從15500元增至19500元,即代表低收入青年減少未必基於人口流出,而是他們可能向上流動至更高收入一群。不過,若比較前後兩個年份,青年收入分布與整體香港分布的變化,可發現各收入群的變幅差距主要在上下10個百分點之間,但高收入青年的人數增幅明顯較高,好像收入6萬元以上的青年較整體增幅多33個百分點,此外4萬至6萬元的增幅亦多12個百分點、3萬至4萬元的增幅則多19個百分點,反觀低收入青年卻是一律減幅較整體為多,即1萬至1.5萬元的減幅多達22個百分點,及1萬元以下的減幅也多11個百分點。當中含有兩個解讀,除了青年薪金於此5年間異常地水漲船高,只能解釋為流失青年較多為低收入青年,而非較多流失高收入青年──尤其再結合上述按教育程度劃分的數據來一併考慮。

總結如下:2019年以來香港人口減少,基本發生在三個年齡群,即0至9歲、15至34歲、45至59歲。2013年叫停雙非和三年疫情,解釋了0至9歲的人口減少有餘,不見得出現人口遷移離開,有的只是低出生率而已。至於15至34歲一群,1997年至2007年的低出生率,亦解釋了很大部分的人口減少現象,其中本地出生者的額外人口流失大概為6萬多人,相信可理解為「移民潮」成員,另外非本地出生的青年亦有近7萬人流失,相信大多屬於「回流潮」。45至59歲的情況如何?遺憾統計處未有類似資料提供,當中所錄約10萬人流失,固然不受低出生率影響,但也肯定存在「回流潮」非本地人離開因素;若按青年情況推算,本地與非本地的流失大概各佔一半。

換言之,2019年至今的香港「移民潮」,人數應為十萬左右。不必諱言,這只是一個從不同數據中旁敲側擊所得的約數,作不得準;但無論如何,請不要再把期間人口減少的數字,簡單看成是「移民潮」的離港人數,及將個別年齡群包括青年的人口減少,都簡化解讀為「移民潮」。

人口紅利減 針對補缺口

因為,撥開相關「移民潮」迷霧之後,香港實有重大危機必須應付。

在經濟及勞動力層面,「人口紅利」減弱正是香港當下一大難題,這並是早幾年前的低出生率已經鑄成;展望未來,有鑑2013年至2023年出生率更加之低,「人口紅利」減弱問題必然更嚴重地滯後浮現。現在香港許多職位已請不到人,若干年後我們又如何好好補充勞動力呢?

毫無疑問,單靠香港人增加本地生育,經驗說明是難寄厚望,特別是其他地方的鼓勵政策均未能奏效,何況在時間上言,今後增加生育率亦無法趕及補回,過去長達十年的低出生率問題。所以香港必須加強「搶人才」,並更加針對地「搶人才」,其中除了搶高才,可能還要搶些基層勞動力;香港「有工無人做」問題,絕不限於醫護、創科之類,也見諸低技術職位,如院舍護理員,以及早早青黃不接的建造業等。

青年是社會未來棟樑。認清青年流失真相,特別是認清什麼青年流失了,然後再針對處理,不要斷錯症、下錯藥,尤其不要因政治化而斷錯症、下錯藥,才可切實保障香港前途,繼而切實保障我們下一代的發展空間。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