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3日星期一

人性係冇得模擬 - 方卓如

2016年9月28日 - 信報

普遍認為第一次辯論希拉莉贏,因為特朗普講來講去都係以前講過嘅指摘,冇乜新意。佢賣嘅係新鮮感,同對傳統政治嘅厭倦。當佢都變成冇新鮮感,個show自然唔好睇,令人覺得佢冇乜力去對抗傳統。

不過記住,辯論同投票係兩回事,英國脫歐公投結果跟民調同博彩盤口都相反,證明事前任何訊號都可以係錯,開票先係見真章。而家希拉莉辯論贏咗就令恒指升二三百點,小心開票之後原來又係扒冷,嗰種驚嚇可以將脫歐以嚟嘅升幅全部消滅。

《Sully》呢套戲主要講人性呢一點係電腦模擬所缺乏,唔可以完全套用喺真實嘅人類世界。同樣嘅情況都喺經濟環境出現,印銀紙同負利率並無帶嚟教科書同經濟模型預期嘅效果。本來錢多同低利率,正常應該趕晒啲錢去找尋回報,買起一啲高風險資產,但實情完全相反。

銀紙不但冇走去買高風險資產,反而債券負回報都吸引到捧場客,愈買愈多,連私人公司發行嘅債券,都可以負利率──你要畀錢人,人哋先肯借你錢。

香港冇乜債券俾你買,一窩蜂只可以去買樓。高價買一層車位樓,連同交易成本,好大機會都係負回報,但係一樣照搶照買。咁荒謬嘅世界,教科書係諗唔到,任何經濟模型都預計唔到。

遲早忍唔住手搵嘢買

《經濟學人》嘗試分析而家嘅低息環境,再加上大家都開始明白,電腦模擬係模擬唔到人性,似乎眼前嘅荒謬環境係好合情合理。低息環境並唔係無緣無故,唔係一啲共產指令經濟人為要求出現嘅環境,係市場反應逼出嚟嘅結果。央行要低息同放水救經濟,人類唔會好似機械人般接受指令走去借錢做生意同買高風險資產。佢哋知道發生咗乜嘢事,先至會有咁平嘅錢。錢愈平,人愈驚,愈唔敢輕舉妄動。

《經濟學人》已經講,而家嘅人儲蓄率特別高,因為大家都對將來冇信心,寧願使少啲。低息環境代表將來份退休金唔夠食,而家唔儲都唔得。

計我話,要再人性化一點,而家嘅世界其實係由過度消費過渡到過度節儉,由以前使錢最開心,到而家可以慳住唔使最開心。產能過剩結果係人類好快就達到豐衣足食,反過來目前並唔係你最要錢嘅時候,將來先係。愈低息,愈唔合情理,有錢人都知道「早買輸幾舊,遲買最享受」,留番個錢傍身最安全。低息環境,迫使儲蓄率提高,貨幣流通率降低,同理論相反,與人性符合。

呢個情形會持續幾耐?從人性可以推斷,未必會維持好耐。當你留咗咁多錢喺身,等待千載難逢嘅入貨機會。如果呢個機會遲遲未出現,人性係會忍唔住手,撲出嚟搵啲未必咁筍,始終有啲回報嘅出路。

畢竟一手現金,眼見坐以待斃隨時追唔上銀紙貶值嘅速度,你會心怯,由保留銀紙變成唔要銀紙。揸飛機要有35秒反應時間,面對前所未有嘅低息環境,要幾年時間先可以作出反應,好正常。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