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1日 - 信報
遇到聽力障礙,部分人未必即時察覺,也許只感到好像有層阻隔在耳膜外面。其實最常見聽力下降原因,多是耳垢匿藏在外耳道,導致聲音傳遞受阻,這屬於傳導性聽力下降。除耳垢之外,還有其他傳導性原因,包括外耳道或中耳炎症、外耳道異物、中耳積水、小耳骨問題如鐙骨硬化症、膽脂瘤。
除了外耳和中耳出現問題,內耳或聽神經受損同樣可導致聽力下降,這類統稱為感音神經性聽力下降,無論內耳裏的毛細胞或是聽神經上的細胞,一旦受損而不被復原,損壞就會變成永久性。
其實之前在〈突發性失聰〉文章都有提過,聽力下降有時真的不可掉以輕心。這裏我會進一步討論如何從專業角度評估聽力,很多人都不太清楚這些測試原理,甚至有人質疑這些檢測是否準確,在此讓我深入討論不同測試所建基的原理。
音叉測試
我相信大部分人來到耳鼻喉科診所時,或會留意到桌上常常放了音叉,這是一種評估聽覺的最基本用具。以音叉可進行兩個不同測試,第一個稱為「林內測試」,醫生會敲響音叉,放在其中一邊耳廓旁邊,再把音叉放置在耳後的乳突骨上,測試者要分辨出哪個比較響亮。耳旁比較響的話,代表那邊耳聽力正常或感音神經性聽力下降,耳後較響則代表那邊耳有傳導性聽力下降。
另一個測試名為「韋伯測試」,把敲響的音叉放在前額中央,測試者要分辨出聲音從哪邊來,正常聽力的話,感到聲音從前方或中間而來。假如單邊的傳導性聽力下降,聲音就會偏向有問題的一方,相反地單邊的感音神經性聽力下降,聲音就會偏向正常的一方。
作者為耳鼻喉科專科醫生
原文: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