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8日星期四

界線(四):後果 - 馬露明

2014年3月15日 - 信報

這數星期,我們集中探討給予兒童的界線,一如體育活動只能在有規則和場地界線的情況下進行,小朋友的成長也需要界線來學習什麼是應做和不應做的事;缺乏界線的孩子最終大多會變得嬌生慣養,想怎樣就怎樣。早前我為大家介紹了建立有效界線的「5C」:

1. 清晰(Clarity)──界線必須訂立清晰

2. 一致性(Consistency)── 必須貫徹執行所訂立的界線

3. 後果(Consequences)── 越界後必須施予相應的後果

4. 合作(Cooperation)── 家庭成員應通力合作來實踐這些界線

5. 改變(Change)── 有些界線應隨着時間按發展所需而改變

我們已探討了清晰的界線有多重要,如果你期望孩子做到一些事情,但沒有明確地界定和解釋,他們很難理解和實行。例如「早點睡覺」便不及「八點前要睡覺」清晰。上星期,我也分享了「一致性」在訂立界線時有多重要。假如父母經常「朝令夕改」,會令孩子產生混淆。

缺乏動力

訂立界線的第三法則是「後果」。不時有家長告訴我:「我已經吩咐了孩子做X、Y、Z,已經設了界線,但依然不聽話!」

我接着問:「他們不依界線做事時會怎樣?」有家長選擇以沉默回應這問題,因為他們沒有給予孩子任何後果。

讓我再以打網球為比喻。運動員的擊球越了界,自己會失分而對手得分。這後果促使運動員不再把球擊到界外去。但如果運動員的擊球越了界,裁判卻給雙方各得一分,這根本不合理!

很多時候,孩子過了界,但我們卻沒給予相應的後果,令他們失去改變行為的動力。以收拾書包為例,或許你已(一)清晰指示孩子要在睡前完成,或許你已(二)持之以恆地要求孩子每晚做妥這件事;但當他做不到時,你卻從沒(三)實施任何後果,令他缺乏自己收拾書包的動力!如果孩子每次沒收拾便睡覺,其後總有人「執手尾」,他還需要親自去做嗎?父母和照顧孩子的人經常為此嘮嘮叨叨,令家裏充滿負面氣氛,但卻無助於改變孩子的行為。

兩大法則

持之以恆地給予清晰指示卻仍不奏效的話,便是應該實施相應後果的時候。我的兩大法則:

1.給予他們不喜歡的事物(例如在僻靜的角落罰企、做更多補充練習或寫道歉信等)

2.拿走他們喜歡的事物(例如不准玩電腦遊戲、取消自由時間或禁止外出晚飯等)

有時候,找出對孩子最有效的後果也是一個挑戰。對這個孩子來說,拿走遊戲機可能一點效用都沒有,但對另一個孩子卻有顯著效果,重點取決於孩子對該事物有多着緊。

謹記對施予的後果,要保持一定創意,也要與孩子的年齡相稱。「頑皮角落」或許對三歲孩子奏效,但對十三歲的孩子肯定沒用!嘗試給孩子應有的後果,你會看到對實施你訂下的界線有多大作用。

教育系碩士

JEMS Learning House校長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