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7日星期五

什麼是「快樂」? - 平路

2013年6月7日 - 信報

「我快樂嗎?」某個時間點,你一定問過自己這問題。

「我比李嘉誠快樂?我比李兆基快樂?我比畢非德快樂?」某些時候,你的自我感覺特別良好,你暗忖,甚至帶點慶幸地想着,自己的錢沒有比他們多,但必定比他們快樂。

然而,什麼是快樂?

一分一秒的快樂,累積起來,是不是所謂「快樂」?

心理學家總試圖讓模糊的定義變得清楚。他們說,一是經驗當時的快樂,一是自我認知中的快樂程度,二者不是一件事。

盛夏天走出地鐵站,買了Ben & Jerry的雪糕,舔一口,爽在舌尖、樂在心頭,感官刺激連接到身體裏的腺體,與腦內啡(endorphin)升降有立即的關係,那屬於經驗當時的快樂。

至於「我快樂嗎?」這類的問題,問的是自我認知中的快樂,屬於整體的感覺。成功的人、有錢的人,特別是與周邊的人/與同樣出身的人相比,攀爬上金字塔尖頂的成就感,說不定足以強化「自己是個快樂的人」的信念。換句話,問起「我快樂嗎?」,答案由回溯/由記憶/由自我認知中產生,李嘉誠、畢非德等富豪,所賺的錢像大補帖,有助於自信,說不定,也極有助於自我認知中的快樂。

一項在美國的研究指出,年薪差不多七萬美金是一個分水嶺。年薪若低於這分水嶺,手裏的錢愈多愈快樂,或者因為錢可以滿足某些基本需要。超過這分水嶺,錢跟快樂就沒有什麼相關。

那是美國的例子。然而,認知中的快樂程度,與社會整體對金錢的態度、跟周遭的人看待金錢的眼光都大有關係。說不定,在自我認知之中,非洲馬賽族在荒野中疾走的獵人與福布斯排名四百大的富豪,快樂程度其實有得拚。至於受儒家影響的華人地區,譬如說香港,金錢與快樂的關係又是怎麼樣?當年,資本主義浪潮還未席捲過來,華人依照孔老夫子的說法過日子,君子固窮,所以錢少的人也不改其樂吧。然而,真的嗎?那會不會是你在過度理想化?懷舊情緒中摻着對前人的誤解?

這個時代裏,你比李嘉誠快樂?你比李兆基快樂?或者,你比畢非德快樂?記住在開頭說的,一是經驗當時的快樂,一是自我認知中的快樂程度,兩者不是一回事。每一分每一秒的即時經驗,不像他們那麼多責任,你可能比他們輕鬆、比他們自在。若由這些富豪表述,回頭看看自己打造的財富王國,自我感覺超良好的那一瞬,他們在自我認知中,也可能比你快樂。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