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6日星期日

人有我不必有 - 占飛

2012年12月15日 - 信報

民間智慧:做人最緊要開心。要開心很簡單,知足常樂。就如沈從文說的:「如無意高飛,須剪除羽翼。」羅素在著名的《幸福之路》(The Road to Happiness)一文中也說過,人和動物的區別,並沒有知識份子想像的那麼大。只要有「健康的身體和足以糊口的收入」,「衣、食、住、行」都過得去,人便可滿足快樂。

要獲得這樣簡單的快樂,在資本主義社會也不容易。資本主義社會表面上不敢反對「知足常樂」,實質上卻反其道而行:鼓吹消費、軟銷「貪婪」──貨品一旦滯銷,便會瘋狂減價引誘你購買。美食、旅遊提供團購優惠,引誘你光顧。最要命的是,消費欲像煙癮、賭癮、購物癮、暴食癮、色癮……本質上是「永」不能滿足的。消費那一刻滿足了,過一段時間欲望又會重來,非要再消費不可,否則便會「吊癮」,不快樂之至!

需求層次
就算你能拒絕這些「非必要」的消費,但要拒絕「人有我有」的消費卻不容易。諸友個個拿着一部手機WhatsApp,你沒有智能手機,怎麼溝通、分享?你怎麼跟孩子一起打機?同輩人已經買樓結婚,你還住劏房,怎樣討老婆?資本主義的廣告、宣傳不斷挑撥你的消費欲,你不犧牲溝通、分享的時間去努力搵錢,怎樣能滿足這些欲望?縱使你可以,你的父母、妻兒、子女呢?

個人知足常樂是否等於幸福,仍有爭論。現代心理學家,譬如見諸中學通識課本的Maslow(馬斯洛),提出「需求層次」學說。他認為人要幸福,非要滿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及自我實現這五個需求不可。這些需求一層一層的,由最基本的生理需求開始,滿足了便再上一層,不到自我實現那一層,人是不會覺得幸福的。

和資本主義消費文化一樣,心理學家把幸福的門檻定得這樣高,遠遠高過「知足常樂」,後果就是:縱使你不追求物質和感官享受,亦一樣「永」不滿足。你以為,在這個社會要自我實現是一件容易的事嗎?有多少人能像維根斯坦般臨終時對醫生的妻子說:「告訴他們:我的一生真美好!」(Tell them I've had a wonderful life.)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