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31日 - 信報
互聯網改變了人類吸收知識的方式。我們把記憶外判了(outsource our memory)給電腦及互聯網,還沾沾自喜,以為不用像昔日般辛辛苦苦地背誦強記,要用任何資料,一click便手到拿來,我們便可以將時間花在思考分析之上。連教育制度都按照這個錯誤的假設加以改革。
事實卻是,我們腦海中沒有背熟了資料,潛意識便無法工作。所謂「靈感」,往往是我們深讀(deep reading)、深思(deep thinking)仍未能想通,潛意識自動觸類旁通,然後靈光一閃,新意念、新理論彷彿從天而降。其實,沒有長時間的深讀苦思,「靈感」是絕不會出現的。
互聯網卻偏偏令我們無法「深讀」。網民都有過這樣的經驗:你找到一篇文章閱讀,讀完了,不是像看書般,蓋上書本,深思那篇文章的意思,而是被同一個網址的其他文章或影像吸引,click那個連結去看了另一篇文章。上了YouTube聽歌、看戲,更加是這也看看,那也看看,便過了半天。是故,卡爾說今之網民,表面上每天都看許多文章,其實他們只是「網遊」(netsurfing),不是閱讀,頂多是水過鴨背的淺讀,而不是深讀。
文章千古事
淺讀是瀏覽,過癮完就完了,不會浮想聯翩。深讀剛剛相反,所以寫Proust and the Squid: The Story and Science of the Reading Brain的Maryanne Wolf說,沒有深讀,就沒有深思(deep thinking)。互聯網尤其不利深思,所有網頁莫不出盡心思,滿是花花綠綠的錄像及圖片,旨在吸引眼球,令到訪者click網頁上的連結。誰能進入百貨公司,心無旁騖只往特定的櫃枱買東西,買完即走,沿途可以抗拒其他櫃枱誘惑,不瀏覽一番?
沒有深思,原創力便會萎縮。為什麼網民那麼喜歡惡搞、二次創作或N次創作?無他,惡搞容易原創難!網遊時看到有趣的錄像及圖片,心念一動,便可二次創作。又或者,要戲謔挖苦某人某事,網上多的是供你借用的錄像及圖片,拼貼一番,便成作品。找首歌曲,改寫歌詞,又是一首二次創作。N次創作是妙手偶得之,除非作者是李白、莫扎特之類的天才,否則這類創作的藝術價值並不會太高,作者也不志在「文章千古事」。原創呢?是嘔心瀝血的「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假若互聯網把人們都變成「膚淺者」,恐怕原創亦會瀕臨絕種。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