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8日星期二

BB話vs媽媽話 - 陳姍姍

2012年4月5日 - 信報

多跟孩子說話,可以為他們提供大量的語言數據,有助他們獲得語言。可是,應該講什麼︱︱或者應該怎樣講呢?

最近有口才專家在電視廣告裏,呼籲家長不要跟BB講BB話,應正常地講成人話就夠。這裏所講的BB話,該是指成年人面對嬰兒或幼童時,幾乎很自然地作出模仿嬰/幼兒語氣字句的講話方式。這種說話,在語言學上,有其專有名稱,叫「媽媽話」(motherese),是起初用來描述媽媽對孩子帶模仿性質的說話方法的,後來大概怕冷落了也一樣拈高聲線講類似話的爸爸,又有「爸爸話」(fatherese)之名,或統稱「家長話」(parentese)。其後又發現,不是喎,連照顧BB的嫲嫲舅父及賓賓姐姐,對着BB也一樣講這樣的話,於是又籠統稱之為「照顧人話(caretaker speech)」。說到尾,是成人對嬰/幼兒所講的特殊專用話,故又稱「嬰向語言」(infant-directed speech,簡稱IDS),或「兒向語言」(child-directed speech,簡稱CDS)。

說了這麼多,都不過想證明,能擁有自己一個以上的專有名稱兼簡稱,可見這現象甚有江湖地位,普遍性甚高。然而事實的確是,像魔術一樣,面對着「衣衣哦哦」的BB,大部分成人都像中了咒一樣,不管是否血親或肩負照顧BB的重任,很自然便會用起這種「媽媽話」說話模式。

於是若問:這種「媽媽話」有其功用的嗎?我馬上想起我一位腦科學教授在課堂上的話:「如果一個現象普遍性地出現,跨越明顯界限如時間、種族、文化、語言等,你便要問:這現象的進化功能是什麽呢? 因為經歷了幾千年物競天擇的進化洗禮,很難想像幾乎有什麼是意外或偶然。即使是壞事如疾病,都有其功能--如果你想不出個所以然來,是你個人未進化到聰明足夠罷了。」

是以,如果你翻文獻,會發現極少學者會斬釘截鐵地否定「媽媽話」的用處,頂多嘛,會有少數學者以某些不慣用「媽媽話」文化部落作反證,指出在這些社會,即使成人對嬰/幼兒也只講成人話,但這也並不足以窒礙這些孩子的語言發展(例子如巴布亞新幾內亞的Kaluli族,詳見Schieffelin &Ochs在1993年發表的文章)。大部分學者還是會朝着「媽媽話有用」的方向,企圖找出「到底媽媽話有什麽用?」-- 誰知道呢,或者我教授口中的進化功能,不過是皇上的新衣,大部分懶醒的語言學家,不過都在扮聰明,指手劃腳地在「媽媽話」身上,尋找一件不存在的衣服?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