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6日星期四

催乳激素 - 陳姍姍

2012年4月26日 - 信報

若問,如果「鏡子神經元」(mirror neuron)是我們生來註定要有同理心(empathy)的生理根據,那親子之間的依附(attachment)可也有生理聯繫?

要建立親子間的愛,有三種神經傳導物質(neurotransmitter )是不可或缺的。它們分別是多巴胺(dopamine)、安多芬(endorphin)及催乳激素(oxytocin)。

前兩者比較為人熟悉,不但因為它們曝光率高,還因為它倆名副其實令人high:多巴胺是令人上癮的幕後黑手,事關它負責將慾望與興奮訊息傳遞,令上癮者欲罷不能,愈high愈想要。而安多芬是一種類似嗎啡的腦下垂體分泌,具鎮痛作用,大量產生更可以令人感到欲仙欲死。

咦,「愈high愈想要」、「欲仙欲死」,似乎不似是該放諸在親子關係上的噃?

原來呢,多巴胺與安多芬所產生的興奮喜悅感覺,令親子關係變成個令人滿足的經驗,自然成為母親與孩子想親近的動力。其實親子關係的確可以令人上癮,多少新媽媽產假完結,要離開BB上班去,她們便經歷如道友戒毒時飽受的生理心理折磨,正是這個原因。

至於催乳激素,顧名思義,是令母親產生乳汁的荷爾蒙。它亦催生:產婦分娩時,令子宮頸打開而子宮收縮。催乳激素又被䁥稱「愛情激素」,正是它令許多新媽媽對着自己初生的嬰兒,有墮入愛河的幸福感,而這感覺往往在剛生之後及餵餔母乳時尤其強烈。不過其實透過親子間的任何親密接觸:擁抱、撫摸、談話,母親與孩子體內都會分泌催乳激素,令關係愈發甜蜜親密,牢不可破。

其實有關催乳激素最有趣的發現來自動物研究:生物學家Lowell Getz及Sue Carter發現堅守一夫一妻制的田鼠,與其濫交成性的表親山鼠,分別在於牠們體內的催乳激素數量與分布:原來愛情上能否專一與伴侶長相廝守,也得看催乳激素!

看出破綻了嗎?原來愛情親情,基本上成分相近。不過,愛情也好親情也好,倘要關係細水長流天長地久,我們需要的不是「愛你愛到發晒狂」的多巴胺與安多芬,我們更需要是令人感到幸福安全的催乳激素。催乳激素有助我們建立信任,這令它在建立嬰兒的壓力系統,有舉足輕重的角色。當嬰兒在跟媽媽(或任何至親)親近,催乳激素會令他感到安全放鬆,親子關係從而建立之餘,更重要的是,嬰兒在這安全幸福的環境中,更學會放鬆及釋放壓力。漸漸嬰兒便會掌握如何即使在至親不在場情況下,仍能自我調節壓力自我紓緩的本領——這可是一個人一生都能受用的本領!為人父母的,與其絞盡腦汁企圖將子女保護在玻璃罩之下,倒不如在他們年幼時,送上一份催乳激素大禮更為實用。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