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30日星期一

有奶便是娘? - 陳姍姍

2012年4月27日 - 信報

將「愛」——親子之間也好,情侶之間也好,甚或朋友同伴睦鄰,總之人與人之間的所有依附關係,分拆歸功為大腦內的荷爾蒙化學物質在作崇,終究有點無味,失去了浪漫溫馨。甚至有人會非議,說什麼同理心什麼人間大愛,歸根到底不過是大腦內的回報機制在反應,總之「有奶便是娘」:人與人之間無非是相互利用的利益關係,最終食盡鳥投林,白茫茫什麼都沒有的一片乾淨。

太悲觀了麼?也許。完全沒有道理嗎?我也不敢說。唯一我可以用科學實驗來反駁的,是「有奶便是娘」這一點:我們生來便愛戀依賴我們的媽媽,並不只因為她們是個行動奶樽的。

六十年代,心理學家Harry F Harlow用猴子作實驗,證明至少在靈長類動物,幼兒對母親的依附,並非純粹以食物回報作考慮,「有奶便是娘」的說法並不成立。實驗中,Harlow把多隻出世才幾小時的幼猴與生母相分。每隻幼猴獨處的鐵籠裏,放有兩隻「代母」:一隻是掛有個奶瓶,用鐵線紥出來的鐵馬騮媽媽;另一隻是隻簡陋但柔軟的布馬騮媽媽。幼猴怎樣挑媽媽?倘若「有奶便是娘」是真的話,鐵馬騮媽媽應憑着她胸前的奶瓶大熱勝出,因為她代表了食物。可是呢,結果是,小猴們總傾向伏在柔軟溫暖的布馬騮媽媽身上不走,即使要捱肚餓亦在所不計。

這說明了什麼?原來母親對小猴來說,並非僅僅是食物供應商而已。事實,比食物更重要的,是母親身體所提供的溫柔溫暖觸感,以及這觸感所引發的安全受呵護的感覺,這竟是小猴本能地願意以飢餓交換過來的。有奶的不是娘,能為你提供溫暖呵護的才是娘。可憐的小猴,牠們認真為這簡單原始的感覺,認布娃娃為母。在進一步實驗裏,這些小猴甚至會因為處於陌生環境而投向布媽媽懷中尋求保護。如果把布媽媽拿走,小猴會像人類嬰兒在同樣實驗中顯出焦慮驚恐,以致倒地、尖叫甚至嚎哭。

像很多人一樣,對Harlow,我是又愛又恨。他的猴子實驗,為了解親子依附關係,提供了許多發人深省的理據。然而他對那些猴子簡直是肉體與精神虐待!比如他讓幼猴認了一隻鐵線馬騮作媽媽。在依附關係建立後,Harlow為鐵馬騮充電。於是小猴每次擁抱媽媽都會被電擊,可是牠對媽媽不離不棄,電痛了,依然是一次又一次企圖回到媽媽懷裏——這便不是回報機制可以解釋了吧?我記得看這紀錄片時,我想起那些受父母傷害虐待的孩子,想到他們對父母總還是一味的信任依賴時,我的眼淚便直流——我的眼淚,我願意相信,也非出於任何回報機制的利益考慮。

對了,母親節快到了!別再搬出「有心便是節」的藉口,趁這天向媽媽表達心意吧!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