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27日星期一

「度橋」秘笈:勿太投入角色 - 陳頌紅

2011年6月27日 - 信報

試運用一下你的豐富想像力:你在天涯海角某一個小島上,無辜被牽連到一宗殺人案中,控方所有證據都對你不利,最後,連陪審團都一致認為你有罪,法官判你終生監禁。你隨即鋃鐺入獄,被關進當地一個高高的獄塔,過着慘過梁天來、冤過小白菜的黑牢歲月。你不甘心,決定要逃出去。這一晚,好不容易,你成功避開所有獄卒,逃到塔頂一個隱蔽處。你拿出一條預先準備好的繩索,打算爬下塔樓。誰知道,當你拋下繩索,你才赫然發現它不夠長!它的長度只到塔樓的一半,你又沒可能爬到一半就跳下去,必死。到了這一步,你會怎樣做?

時間到了。怎樣?想到了?還是依然想不到?

根據紐約大學組織行為學家Evan Polman的研究,你大有可能想不到解決方法,因為,你太投入角色了。能不能在短時間內成功解決難題,你跟難題之間的心理距離,會起決定性作用。

他在一項實驗中,把受試者分成兩組,第一組就跟你一樣,要想像自己逃獄,第二組,則想像有一個囚犯要逃獄。結果,第二組受試者,百分之六十六都能想出解決方案——就是把繩索縱向地一分為二,再連接兩條繩索,就可以加長至塔樓的高度。第一組受試者,只有百分之四十八想到此方法。

研究還包括其他實驗:受試者要為自己或者一個陌生人即將出版的科幻故事,畫一個外星人主角。結果,想像自己要出版故事的受試者,外星人的模樣跟人們在電影中看到的差不多,但是那些為陌生人故事而畫圖的受試者,明顯天馬行空得多,他們創造的外星人造型新奇古怪,超乎想像。

Polman解釋,當我們要為自己或熟悉的人解決困難,往往會受過去經驗牽絆,不能超出自己預設的關卡而勇往直前。例如我們在工作上遇到問題,下意識會參考其他同事解決類似問題的經驗,難以產生新意念。但當我們抽離角色,思考就會更抽象、更客觀。果然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