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7日星期四

日本人的「正常化偏見」(Normalcy Bias) - 紀曉風

2011年3月17日 - 信報

2001年有美國「911事件」,2011年有日本「311事件」,事隔十年兩件事件,彷彿預示,以後逢「1」都是「災難年」,所以請留意2021、2031、2041……

講開「災難」,英文名稱disaster源自拉丁文dis(遠離)與astrum(星辰),可以翻譯成「運氣欠佳」。而關於在災難面前,日本人最令世人初則嘆服繼而困惑的是,情緒異常平靜,秩序異常良好。

很多分析評論都認為,這跟日本人的民族性有關。對此,筆者昨天提到的災難名著《The Unthinkable》則有較為貼近普遍人性的解釋。

作者瑞普立(Amanda Ripley)引用「正常化偏見」(normalcy bias)這個心理學概念,指出人們往往會以過去累積的經驗(過去的訊息),來了解眼前正在發生的事,並且預期未來將會發生的事。這個策略在大部分日常情況下都算行得通,但正因如此,人們也往往會以過去累積的經驗,一股腦兒套用於未必適用的未來,以至即使碰上前所未見的災難,初時仍會傾向相信一切都會沒事,因為以前總是如此。結果,人們恐怕要花上不少時間,才能「認出」眼前發生的災難,原來是「例外」。而這或可解釋到,為何日皇明仁竟會呼籲冷靜得有點嚇人的日本民眾繼續保持冷靜。

看來,日本人的情緒,已經愈來愈接近崩潰臨界點。

另外一個因素,就是同儕的壓力。瑞普立指出,我們都曾經身處意外,但大部分意外最終幾乎總是安全無害。在這樣的一種情況下,假如我們有不同於他人的行為表現,就會被視為反應過敏,落得十分丟臉。結果,我們往往會由一個極端盪向另一個極端,那就是由「反應過敏」變成「反應過慢」。

「911事件」爆發時,世貿中心裏的人,平均要「磋砣」六分鐘才肯開始下樓,更平均要花一分鐘才走到一層樓(世貿中心樓高一百一十層),反應出奇「鎮靜」,或許應作如是觀。

未知這種「正常化偏見」,又有幾多日本人習染?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