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9日星期六

核洩危機變核武陰謀,缺乏互信產恐日心態 - 紀曉風

2011年3月19日 - 信報

關於日本福島的核輻射洩漏事故,日方已把事故評級升為第五級,危機最終是否能解除,現時仍眾說紛紜,日本方面就形容情況仍然嚴峻,又正透過一切可行方法,向發電機組注水降溫。

核事故發生至今已逾一周,情況令全球擔心,網上就流傳一篇「日本核電廠背後的秘密」文章,直指日本事後拒絕美國主動協助,而核電廠又非利用一般用來發電的鈾,而是改用能製造原子彈的鈈來發電,直指日本以「和平核能」政策作為掩飾,實際是暗地裏發展核武。

「核武說」疑似由內地網民提出,老紀請教過熟悉核能發電技術的專家,實情是有關說法存在自相矛盾,然而日本處理核原料的技術,屬全球尖端卻是不爭事實;至於日本在經歷國殤之時,「中傷」謠言卻滿天飛,似乎說明,亞洲諸國如中、韓等,對日本一直都欠缺互信基礎,因而恐日甚至出現仇日情緒。

千字文揭福島電廠秘密

題為「日本核電廠背後的秘密」的文章,副題為「藏在文質彬彬外表內的獸心」,洋洋近二千字,揭露日本利用核能發電背後隱藏的「陰謀」。

文章由日本拒絕美國主動提供冷卻劑(應為硼酸〔boric acid〕)以處理福島核電廠問題作切入點,再配以協助救災的美國航空母艦在電廠爆炸後,決定調頭撤到330公里外海,令文章提到的陰謀,更顯得似層層。

所謂的陰謀論,文中指出,日本人在福島核電廠採用的燃料,並非全球多國通用的鈾,而是鈾和鈈混合體,由於鈾和鈈混合氧化物較鈾原料貴二至三倍,且屬危險性極高的原料,經濟與安全上是既不划算也不好,故此斷言日本人正是利用燃燒過後的廢料來提煉鈈元素。

須知道,鈈(Plutonium)正是製造原子彈的必要材料之一,國際間甚至有一說法:「有鈈就有原子彈」,甚至昔日美國在日本長崎投下的原子彈,也是屬「鈈彈」,換言之,日本人以含鈈的燃料來發電,似乎就是為了儲備製造核彈的鈈。文章甚至推斷,日本可能生產和儲存了能製造幾千顆原子彈的鈈,技術上也可快速地安裝原子彈,以制衡認為有威脅的國家。至於日本拒絕使用硼酸,就是因為福島核電站是使用MOX燃料,硼酸會令屬重要戰略資源的MOX燃料全部報廢。

千字文更提出三大質疑,包括日本製造出來能變成四千枚核彈的原料,現存放在哪裏及是否安全;這些以製造核彈原料為目的之核電站,還有什麼高危和不可告人的秘密;及日本多年來積存的核廢料放在哪些地方,是否有偷運到哪裏及會否產生危害。

日右翼曾揚言能製核彈

為了解連串陰謀說法是否有機會屬實,老紀請教過相關專家,香港工程師學會核子分部主席陸炳林博士解釋,以核能發電,燃料棒每次其實只是用去少量能量(少於10%),故乏燃料棒經回收再提煉,即可以再成為燃料棒,而在過程中,確可以提煉出鈈元素來製造核武。

他又指,處理乏燃料需要特別的處理廠,且處理費用高昂,全球擁有此類廠房的國家,應只有英、法、美、日四國,而由於鈈本身是毒性極強烈的元素,故日方現時才要全力集中處理以鈈來發電的三號機組。

至於熟悉核能並高舉反核旗幟的環保組織綠色和平,其項目主任古偉牧就直言,如果日本真要發展核武,便不會以鈈來發電,「咁講法自相矛盾,實際上應該是由鈾來發電後變成的乏燃料,鈈是必然的side product(副產品),提煉乏燃料變成MOX燃料,正是把鈈用了,反而做唔到核武。」

古偉牧更指,外國一般雖然都以鈾來發電,但地球上的鈾庫存量非用之不盡,過去估計可用上一百年,但隨着核電普及,存量應已大減,而日本方面,似乎是認為從鈾發電後,再把乏燃料回收處理成MOX燃料,可以是解決鈾原料缺乏的出路。不過,問題卻是,以MOX燃料來發電,一來不及鈾穩定,而且在提煉過程至發電過程,均產生更多輻射,故此外國極少利用MOX燃料,「只是日本做法太進取,使用時又在舊機組,其實就算有幾多保護設施都沒用,因為核電就似以紙包火,要靠不會出問題的冷卻系統,結果今次就出事。」

此外,老紀翻查資料,就發現日本早在青森縣六所村擁有處理核廢料的工廠,又在陸奧市修建專門接收及保管廢棄核燃料的設施,期望貯藏3000至5000噸核廢料,如此說來,陰謀論似乎已是不攻自破。

不過,謠言之出現又吸引不少人穿鑿附會,箇中原因卻更甚值得深思。其實,日本有力製造核武或實不容懷疑,皆因其核子技術屬世界尖端,且又着力研究火箭技術,說穿了即是導彈技術,兩者只要結合,隨時成為洲際距離的核子武器。

然而,不能否認的,是日本正經歷國殤之時,在大地震後,日本人的堅強與自制,贏得了世人的尊重及佩服,但卻無阻外間對這個國家的恐懼,原因跟日本是充滿矛盾雙重性格的民族不無關係。日本人在溫文爾雅的同時,亦可以甚是兇殘,更火上加油的,是日本右翼分子勢力近年漸見抬頭,他們對二戰死不認錯,對周邊國家又表現強硬,右翼分子代表、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早前便曾「恐嚇」,日本有力在一年內研製出核武。故此,在二次大戰時深受日本之害的中韓等國,自然一直沒法與日本建立互信基礎,以至因而產生恐日甚至仇日心態,在日本「遇難」時,即趁機加上一腳。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