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18日 - 蘋果
朋友某最近忙於帶着兩歲的孩子參加幼稚園入學面試,試得越多,越是心驚。而帶給她最大的挫敗感的,是那些同樣參加面試的小小幼孩。跟那些孩子相比,朋友的孩子顯得如此率性、不懂規矩、我行我素,喜歡搭理的人才搭理,喜歡回答的問題才回答,喜歡做的動作才做。而那些孩子,正襟危坐,動作、表情、語氣都彷彿同出一轍,顯然是久經訓練的。朋友後悔平時在家中為孩子提供了太自由的空間。
才多大的孩子?離開母體不過兩年而已,脫離大人懷抱,一個人摸摸索索在這個世界行走,也不到三百六十五天,就已經要被規行矩步,說別人要求他說的話,走別人要求他走的路?在別人想要他微笑的時候微笑,為達到目的做別人想看到的動作?難怪越來越多的家長不敢生育,我們的教育制度,從幼孩兩歲開始,便要求他們為功利而扭曲天性。幼稚園,難道不是發現每個孩子不同個性和長處,然後引領孩子健康成長的樂園嗎?為甚麼我們的教育的最終目的,是扼殺不同孩子的天性,讓他們變成一模一樣的人,用同一套思路進行功能性思維呢?
幼稚園還要求家長填寫背景資料,以專業人士及非專業人士,營商及受僱者等等,將家長分類。類似的問卷紙家長們絕不陌生,某中學的調查表甚至要求家長填報收入,比稅局更嚴謹。學校,不是有教無類的地方嗎?學校收生,管家長的職業和收入做甚麼?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