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是研究吉凶之書,教人如何趨吉避凶。什麼是「吉」?《說文》釋「吉」是善﹔《逸周書》釋「吉」是禮義順祥﹔《易經.坤卦》釋「吉」是安貞。吉是善的,能夠積善是吉事。《易經.坤卦文言》謂:「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餘慶是餘留的德澤,指多行善事,必有後福,那是吉。
也有解釋說「吉」是會意字,其甲骨文字形,上面像兵器,下面像盛放兵器的器具,合起來便是把兵器盛放在器具上不用,沒有戰爭禍害或危難便是吉,這是從被動意義看吉。若從主動意義看吉,吉是歡樂的,而最原始的歡樂是男女性愛的歡愉,故有說法謂甲骨文的「吉」字,上面是男性生殖器,下面是女性生殖器,兩者結合,便是吉。
面對今日社會日趨複雜,處身千變萬化的環境而不會迷失方向,要懂得趨吉避凶。《易經》講吉凶也不是沒有秘訣,六十四卦除了第十五卦的謙卦外,每卦的爻辭都有吉有凶,獨是謙卦,六個爻辭都是吉而無凶。可見無論學習、工作或生活,想趨吉避凶,都應先在謙卦上下工夫。
謙卦彖辭曰:「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說明天地鬼神對「謙」的態度。謙卦教人謙虛,一謙而四益,得天地鬼神之助。謙是福之所伏,禍之所避,大吉大利,萬無一失,但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得到?
說完「吉」,再說「凶」。如果吉是善的,相對而言,凶便是惡的。凡惡皆凶,惡運、惡果、惡報都是凶。文字學上,「凶」是指事,其小篆字形,「凵」像地陷之形,「乂」表示可陷人。《說文》釋「凶」:「惡也。像地穿交陷其中也。」可以想像,「凶」就好像地上有個陷阱,誤踏上去便會闖禍。若能眾善奉行是趨吉,諸惡莫作是避凶。
「凶」與「兇」,並不全然相同。本來古代只有「凶」字,沒有「兇」字。形勢不吉利就叫「凶」,其後再衍生有「殘暴」、「殺害」、「恐懼」等義,但畢竟與「不吉利」的原義有分歧,所以另創一個「兇」字,是個會意字。《說文》釋「兇」字: 「擾恐也。從人在凶下。」在「凶」字下面加多了「儿」,指人。
「兇」字是「從人在凶下」,是指有「人」給人「凶」的感覺,包括「殘暴」、「殺害」、「恐懼」等義,而「凶」則局限在不吉利或帶來厄運。凡「兇手」、「兇徒」、「兇猛」、「兇惡」、「兇殘」等」都用「兇」﹔「凶兆」、「凶耗」、「凶禍」、「凶災」等都用「凶」。
《易經》講吉凶,吉有初吉、中吉、終吉。表示吉的三個發展階段,若有吉兆是貞吉﹔若大吉大利則是大吉或元吉。至於凶,預測有凶險叫「有凶」﹔結果是凶險叫終凶﹔凶兆是貞凶。而無論是吉是凶,都是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和發展的,要根據相應的限制約束條件,才能正確作出判斷。
謙卦彖辭曰:「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說明天地鬼神對「謙」的態度。謙卦教人謙虛,一謙而四益,得天地鬼神之助。謙是福之所伏,禍之所避,大吉大利,萬無一失,但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得到?
說完「吉」,再說「凶」。如果吉是善的,相對而言,凶便是惡的。凡惡皆凶,惡運、惡果、惡報都是凶。文字學上,「凶」是指事,其小篆字形,「凵」像地陷之形,「乂」表示可陷人。《說文》釋「凶」:「惡也。像地穿交陷其中也。」可以想像,「凶」就好像地上有個陷阱,誤踏上去便會闖禍。若能眾善奉行是趨吉,諸惡莫作是避凶。
「凶」與「兇」,並不全然相同。本來古代只有「凶」字,沒有「兇」字。形勢不吉利就叫「凶」,其後再衍生有「殘暴」、「殺害」、「恐懼」等義,但畢竟與「不吉利」的原義有分歧,所以另創一個「兇」字,是個會意字。《說文》釋「兇」字: 「擾恐也。從人在凶下。」在「凶」字下面加多了「儿」,指人。
「兇」字是「從人在凶下」,是指有「人」給人「凶」的感覺,包括「殘暴」、「殺害」、「恐懼」等義,而「凶」則局限在不吉利或帶來厄運。凡「兇手」、「兇徒」、「兇猛」、「兇惡」、「兇殘」等」都用「兇」﹔「凶兆」、「凶耗」、「凶禍」、「凶災」等都用「凶」。
《易經》講吉凶,吉有初吉、中吉、終吉。表示吉的三個發展階段,若有吉兆是貞吉﹔若大吉大利則是大吉或元吉。至於凶,預測有凶險叫「有凶」﹔結果是凶險叫終凶﹔凶兆是貞凶。而無論是吉是凶,都是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和發展的,要根據相應的限制約束條件,才能正確作出判斷。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