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8日 - 信報
我吃過不少地方的米粉,像廈門與東莞的米粉都太粗,不太適宜做炒米粉,台灣新竹那細如髮絲的米粉,才是炒米粉的最佳原料。
初次到台灣,我便愛上了這道炒米粉。那時大家都不富裕,街邊吃到的炒米粉沒什麼好料,僅有些豆芽和椰菜,但小販們每天反覆練習,憑着技藝,也能讓最簡單食材變得美味無比。
炒米粉看似簡單,其實最難掌握。太乾,米粉就會斷成一節節;太濕,又會糊在鍋中。就拿新竹米粉來說,乾貨只需用水沖灑一下就能備用。配料很簡單,豆芽、椰菜絲、香菇、蝦米和豬頸肉絲是基本的選擇。香菇要先浸軟,擠乾水切絲;蝦米也得用滾水浸上幾分鐘。紅蘿蔔絲和中國芥菜段加了能增加視覺效果。
炒米粉的手法很關鍵,不必把材料撈起再炒米粉,將配料撥開看到鍋底,再注入油,這時放下米粉,手法要果斷,翻炒次數太多米粉容易折碎。要是你是新手,建議一手抓鑊鏟,一手用長竹筷插到鍋底翻動,這是成功的秘訣。
米粉一乾,就得即刻把浸蝦米的水倒入,用罐頭雞湯也可,這時米粉微微發脹,吸飽了湯汁油水。炒時宜用中火,火太猛容易焦糊,火太小又會流失大量湯汁。
最後,上桌前灑上芫荽,再撒上事前炸好的紅葱乾,色香味俱全,誘人至極。
和台灣人談起炒米粉,他們總會說自己的媽媽或老婆炒得最好,我從不與他們爭論,畢竟我沒吃過他們家人做的,何必辯論?微笑着點頭,最好。
來源: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