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日星期四

教育學家說大學,學術自主育人才 - 丁望

2025年1月2日 - 信報

知識界的思考群,關注大學的社會功能和校園自由、在學術自主與政治干預之間走出「和而不同」之路,仍是較熱的話題。

百年名校武漢大學前校長劉道玉教授、山東大學前校長徐顯明教授等,都表達了校園自由的理念【表,2、3項】。

香港中文大學前校長金耀基教授,則於近期出版《大學之理念》的中大擴大版,再現關於校園生態和讀書人靈魂的理念【表,1項】;他還為此書接受雅虎網的專訪。

這幾位校長的中西學根基厚,對教育學有長期深入研究,且有大學改革的實際經驗。他們論析大學的社會功能、教育對現代化特別是人的「現代性」之影響,引起思考群的回響。本文面對這種迴響,述評現代大學的理念及其社會背景。

金耀基再說 大學之理念

他們的大學理念,「內核」都是校園自由和學術自主。

在《大學之理念》的中大擴大版,金耀基教授寫道:

「一部世界大學的發展史,可說是一部爭學術獨立自由的歷史。大學之學術獨立自由是不可視為當然的,是相當脆弱的。德國大學有很高的獨立自由,但希特勒當政時即徹底摧毀了大學的獨立自由,而一切極權國家亦根本不承認大學之獨立自由。」

曾實際執行恢復高考政策(1977—1981)的劉道玉教授,後來在武漢大學校長任內推行一系列改革。他說,大學必須培育有創造力的人才,因而必須營造相應的「文化氛圍」:「民主、自由、獨立、質疑和批判精神」。

所謂校園自由、學術獨立,可追溯到96年前(1929)的王國維紀念碑。紀念碑的銘文,由國學大師陳寅恪(1890—1969)教授撰寫:「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銘文引起知識界廣泛的共鳴,獨立思考、自由思想、尚善品格,被視為「大學精神」。

蔡元培光環 是兼容並包

曾分別主持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的蔡元培(1868—1940)、梅貽琦(1889—1962)、竺可楨(1890—1974)三位教授,被稱為創立現代大學的典範。

蔡元培為清末進士,後留學德國習哲學,民初曾任北洋政府教育總長,1917年任北大校長,後任國民政府監察院長、代司法部長、中央研究院院長。

在北大期間,他吸納西方教育理念,亦保留華夏傳統教育值得弘揚的經驗。

他辦教育的光環,在於建立並維護校園自由、學術自主、兼容並包。

他構建了新型大學中西融匯的自由生態,廣聘不同學派教授,以開放包容的胸懷,讓他們發揮專長。

他的教師群,有1921年創立中共的陳獨秀(1921—1927連任5屆總書記)、宣揚共產主義的李大釗,也有崇尚西方自由民主政體的留美學者胡適和舊式國學大師。

對於兼容並包的取向,本欄的解讀是:增強校園自由生態的韌力,從而堅定排除官場政治干預的意志;也激勵學生自主思考,培育有思辨力、創造力的人才。

蔡元培開創現代大學的範式,對後人的影響深遠。

1994年在北京出版的官方詞書《簡明中華百科全書》,肯定蔡氏對中國近現代教育「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提到他「以道德教育為中心,以世界觀為終極目的……提倡學術自由、科學民主」,「校內實行學生自治、教授治校」(66頁)。

政局劇變下 鬥牛鬼蛇神

1949年後,大陸和台灣的大學各走各路,對社會發展的影響也大不一樣。1980年以前,兩岸的大學都面對校園自由的困惑,都受到政治干預,但深淺的程度差異不小。

1950年以來,大陸對蘇聯「一邊倒」,全面引入斯大林模式的計劃經濟(命令經濟)體制和螺絲釘式服從型教育體制。

1952年的院系調整,拆毀了民國以來的現代大學體系。1958年的大躍進,衍生教育界的「拔白旗插紅旗」運動,在拔白插紅之中,學生或工農兵參與編教材,教師主導性、校園自主性受到衝擊。

文革10年(1966—1976)「停課鬧革命」。從「馬列主義第一張大字報」開始,大學成為政治動亂的「鬥獸場」,許多教師淪為掛黑牌受折騰的「牛鬼蛇神」。

1980大變局 涉校園生態

1980年代是兩岸變革的時段,也是人們對「未來」寄望的時段,教育特別是大學的變化大。

在大陸,由鄧小平「掛帥」於1977年恢復大學招生(復招第一屆在1978年春入學)。許多在「上山下鄉」中成為「牛郎」、「織女」者,轉變為「改革開放第一代大學生」。接着,有對院系調整(1952)的糾偏,恢復理工科與人文科的綜合大學體系,也在其他方面推行了一些改革,但校園自由、學術自主仍在爭論中。

台灣的大學教育,與社會和經濟發展的互動比較緊密。走過1950年代的經濟艱困、政治戡亂時期,台灣於1960年代進入經濟逐漸起飛階段。

1970年代,經濟實力的增強和民生的改善,留學生的增加與返台服務的浪潮,既提升企業(例如台積電)可持續發展的動力,也擴大了自由、民主價值觀的傳播;包含民間自主傳媒和壓力團體的民間社會,動力也大大增強。社會生態的變化,更加促進校園的自由化和學術的自主性。

1980年代中後期,台灣由蔣經國主導制度改革,放棄戒嚴,實施開放「三禁」:黨禁、報禁、言禁,大學也大體擺脫政治干預。隨着自由、民主的制度構建,校園自由、學術自主已普遍成為大學的底色。

思考群關注 期待有未來

金耀基的《大學之理念》,於1983年出版於台北,即呈現「洛陽紙貴」景象,創14刷(香港稱14版)的紀錄;後來,有「2003年修訂版」在台北再版。

除了台北的版本,還有「2001年新版」,由香港的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2017年,牛津的擴編再版本,改名《再思大學之道:大學與中國的現代文明》;大陸也出這本書,引起了思考群的討論。

《大學之理念》初版在台北發行時,正是台灣的戒嚴從嚴緊逐漸轉向寬鬆時,知識界對走向自由、民主的社會轉型期望甚高,《大學之理念》提出的一系列理念,引起讀書人的共鳴。

1980年代的大陸,則是改革和開放的「摸石過河」試驗時段,也是數十年來言路相對較寬鬆的時段(因而也成為現在人們的「回顧年代」)。在當時的社會生態之下,《大學之理念》在大陸知識界的理念傳播,也比較廣。

博學與思辨 儒家育人才

《大學之理念》從大學場景的敍事,引出構建大學良好生態的宏觀理念。除了校園自由、學術自主之外,通識教育和世界精神是重墨之處。金氏接受雅虎網的專訪時,肯定中大通識教育和價值教育的社會貢獻(冼麗婷〈金耀基糾正外間混淆通識教育〉,雅虎網2024.12.20)。

通識教育的提升和世界精神的培育,關乎知識傳播的動力、視野的擴大、思考力的發展。這些理念或可視為對儒家精英觀的回顧或傳承。

儒家經典《中庸》的育人理想之一是:「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原文: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