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6日 - 信報
幾位朋友談到老人工作,深切體會一念天堂一念地獄。任職社區中心的朋友分享觀察,不少老友記五十來歲,只要符合會員資格規定,就會聯同其他老友記齊齊入會「安享晚年」,參加「老年好聲音」比賽,每月一點香港遊,各適其適手作班、盆景園藝陶瓷班等,從他們的積極性可見,退休生活才是人生真正開始,尤其對於一班長年把心思精神時間專注於家庭的婦女而言,仔大女大正是重獲自由,可以「搵返」自己,活出真我的黃金時期。
亦有從前線退下來的朋友,心心念念提攜後輩,以手上人脈或資源,協助後輩開拓發展空間,傳授做人心法,專業的經驗與知識,認識有一兩位老行尊,連自己的人脈網絡亦直接「過戶」給後輩,只望為對方開拓最大可能性,扶掖發展後繼有人;也有朋友鉛華盡洗,不再活躍於職場的他們,把時間投於家庭,聚焦重建、修補日久失修的婚姻及親子關係,亦有選擇加入行業師徒計劃,或參與義師行動,替基層小朋友及少年人補習,看似功能性的互動,實質在傳遞人生經驗,充當智慧老人,替迷惘小羊指點迷津。
某程度上,上述老友記選擇正是Erik Erikson「人生八階」所描繪的最後階段,整合人生智慧,傳承經驗,以Finishing well為目標,迎向生命終結。可是未必每個老友記都順利過渡這階段的任務,對於人生充斥未解之結、未圓之願的老友記,累積的感悟較為負向,容易落入另一極端:沮喪與無望,看人事物染上一層苦毒,他們自困在暗黑無望的主觀世界,既渴望又害怕親近的矛盾循環中,頑固封閉的思路與行為,讓他與他人的相處,變得既不可親,亦不覺可敬。
針對此類型人士,朋友分享了一項頗有意思的活動:開設小組聚集一班老友記,為他們創造一個回溯所來徑的空間,重訪人生中被遺忘,或不曾被看見的重要事件,重新拼湊一本「我的人生故事」,資源比較充裕的機構,更會替老友記把這些故事印製成精美冊子,老人家捧在手中樂不可支。
不難想像,他們隨着小組進程,面部表情由僵化到寬慰的演變,能於安全的空間,有人專注聆聽一直被否定、無視的過往,這份理解比補充骨膠原,更能幫助老友記由外至內,恢復面容與生命的彈性。
原文: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