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9日星期二

AI不能量度機會成本 - 涂國彬

2024年11月19日 - 信報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Vernon L. Smith於10月26日在社交媒體貼文,從用家角度,批評人工智能(AI)雖可節省人力成本,但面對學習反饋過程成本毫不敏感。當中一句深得我心:「AI cannot measure opportunity cost which is the basis of all decision.(人工智能不能量度機會成本,而這是所有決策的基礎。)」

實驗經濟學(Experimental Economics)開山鼻祖,不會不知道,AI對該科近年進展的助力,但他說中要害,關鍵處外界少提及,多數人毫無概念。

入門第一課 博士多答錯

機會成本概念,經濟學入門第一課:資源有限,欲望無窮,有選擇便有代價,代價是眾多放棄選項中價值最高那個,即機會成本(Highest valued option foregone)。簡單,有人認為卑之無甚高論,無高深數學或統計。事實上,有次跟一位經濟學博士閒聊,對方問起研究什麼,聽我說竟在看機會成本,大為驚訝,大概心裏笑翻了。博士有所不知也,識機會成本,懂活在當下。

有趣!2005年,美國經濟學家Paul J. Ferraro及Laura O. Taylor小實驗,測試70家院校約200人,45%來自全美30大經濟系,三分一是學生。受訪者中有早於1960年代已拿博士,也有2004年新鮮出爐。整體受訪者61%(包括學生及已獲博士者)曾任教大學經濟入門課。測試顯目僅一題,講機會成本,取材自Robert H. Frank和Ben Bernanke(即聯儲局前主席貝南奇)兩位名教授,2001年出版的Introduction to Microeconomics。題目如下:

你贏得Eric Clapton演唱會(假設無轉售價值),Bob Dylan同一晚亦有表演,對你來說是次佳選項。買票看Bob Dylan要花費40元。在任何一日,你都願意支付最多50元去看Bob Dylan。假設要去觀賞上述任何一位,並無其他費用。基於上述資料,去看Eric Clapton的機會成本是多少?選項4個:A($0)、B($10)、C($40)、D($50)。各位讀者,請選出答案,看看你會否比名校博士更厲害。

結果是,最多人(27.6%)選D,其次(25.6%)選C,第三(25.1%)選A,最少人(21.6%)選B。根據當局版本,正確答案為B(詳見諸Do Economists Recognize an Opportunity Cost When They See One? A Dismal Performance from the Dismal Science)。

故事未完,Robert H. Frank在其經濟學普及作品The Economic Naturalist舊事重提,引起部分入門課本作者質疑,言人人殊,局外人看來更奇怪。看來是茶杯裏的風波,但亦說明,問題不單純是博士課太抽象專注數學,而是整體大學教學,基礎入門多數人沒掌握好。

起手式威力無窮

簡單,但極不容易,像武俠起手式,內功深厚者,威力無窮。關於機會成本,《信報》讀者熟悉的張五常教授,精研產權交易費用,當然是專家中的專家,而歐美學者中亦不乏頂尖人物醉心此道。與張教授稔熟,講交易費用不得不提的高斯(Ronald H. Coase,內地譯科斯),其諾獎雄文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當然涉及機會成本了,而他早年研究商業運作,包括成本會計之類,便著Business organization and the accountant一文解釋關於機會成本的誤解。

追本溯源,此題目別有洞天。另一諾獎得主James M. Buchanan早把成本概念歷史脈絡整理清楚,所著Cost and Choice: An Inquiry in Economic Theory是其一,而他與G. G. Thirlby編著的L.S.E. Essays on Cost輯錄包括另一諾獎得主海耶克(F. A. Hayek)及學界負盛名的Lionel Robbins等人之佳作,秘笈無疑。

說起來,上述幾位諾獎得主,不算誇張地說,得獎貢獻相當部分,便是如何恰如其分,在所研究範圍內,正確理解真正決策者的機會成本和相關含義。威力無窮一說有實證也。

決策必然既主觀又前瞻

值得一提,Buchanan指出,緊扣選擇這一點,機會成本定義有六大含義:一、成本必須純粹由作出決策者承擔,不可能給轉移或加諸於他人身上;二、成本是主觀的,只存在於決策者的意念上;三、成本是基於預期,必然是前瞻的概念;四、成本永不因為作出選擇而得到實現,被放棄選項本身永不可能被享受;五、成本不可能被作出選擇者以外的其他人所量度,因為主觀思維經驗無法被直接觀察;六、成本以作出最終決策或選擇一刻為準。

關於個人決策主觀性,一直為奧國學派海耶克等人提倡。不同個人在特定時空所涉資訊和知識,並非推行經濟規劃者可隨便完全掌握。市場競爭為發現資訊和知識機制也。是的,任何人若早知所有資訊,根本不用競爭調節至與事實相符。同樣地,若認為不需市場,又或只需市場作為達至產出商品服務第一步,最終任由大家隨意操縱,或更改,或重新分配,淺見也。

市場中人尊重市場,豈會空中樓閣?過去數月美國總統大選,選舉預測市場威力,固然是新近例子,甚至拙作〈以小人之心 度盈警盈喜〉所觀察的真實世界,真錢押注的,正確資訊早流傳,大家只能事後在官方渠道見到。

可想像空間的經濟上限

回到文首,基於機會成本概念,尤其Buchanan所述六大含義,Vernon L. Smith說AI不能量度機會成本,自然正確。由此啟發,有此聯想。AI方興未艾,助揭複雜化學方程式關係,終配對合適抗生素,成果已得認可;協助數學家證明更多定理或等價關係,這一點以往不行,如今漸成事實,並獲接受。

讀歷史令人謙遜,有自知之明。AI將在歷史產生何等影響?肯定言之尚早。尤其工業革命後,悲觀預言者一次又一次被樂觀者打敗,勉強猜想可想像空間的上限,自討沒趣。市場中人都知道,原則上,資產價格無上限,只有零為下限。

即使如此,仍不禁問,AI由圖靈(Alan M. Turing)起,今運算已超人腦,但若無人類主觀價值誘因作為機會成本的決策基礎,經濟資源配置(Economic Resource Allocation)真可完全由它接管嗎?也許這是AI可想像空間的經濟上限!

作者為永豐金融資產管理董事總經理,證監會持牌人士

原文: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