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4日星期五

參禪修定 - 翔名生

2024年10月4日 - 信報

寧靜安詳,禪定中來。參禪修定是佛教的重要修持法門,古來即為各大宗派所共行的修持之道。

參禪慣常分調息、調身、調心等。《天台小止觀》說,初學坐禪,當調五事:調食、調睡、調身、調息、調心。禪沒有形式,不必從肉身行住坐臥的形式比較。無論哪一種法門,都能分次第,有初學、精進等過程。

日常生活,到處充滿禪機。六祖惠能:「道由心悟,豈在坐也?」參禪求道,重在覺悟真心本性。

調身依「毗盧七支坐法」:一、雙腿交疊,跏趺而坐;二、背脊豎直,不可靠壁;三、手結定印,置於肚臍下;四、雙肩平齊,放鬆自然;五、頭面端正,內收下顎;六、嘴唇抿合,舌抵上顎;七、收斂雙目,眼觀鼻,鼻觀心,觀照身心。

跏趺坐需要盤腿,分為單盤及雙盤,或將兩腳交叉而坐,或掛腿坐(即正襟危坐)。

調息就是調呼吸,此為修定的入門,調息的方法有數息與隨息。呼吸有四種現象:風(出入有聲)、喘(結滯不通)、氣(出入不細)、息(不聲不結不粗)。前三者都是氣息未調之相,不宜坐禪,唯有氣息和順舒暢,才能平靜安穩。

調心就是要把雜念、妄想、散亂的心專注於一處,讓妄心止息而進入清淨、明覺、忘我之境。此外,亦可觀想佛相、念佛、持咒等。

禪,是要以般若智慧超越輪迴生死;啟發慈悲心,救度眾生。

參禪的動機要正,發心要大;參禪的動機不正,容易有禍患。因此,參禪的時候,禪的障礙必須去除。久坐必有禪。

原文: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