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3日星期二

入秋防燥 - 李思齊

2024年9月3日 - 信報

秋季是自然界寒熱更迭的季節,受此影響,人體也處於陽消陰長的過渡時期。陽氣漸收,陰氣生長,故保養體內陰氣應該成為首要任務,而養陰的關鍵亦在於防燥。即使剛入秋,也切勿忘記「燥邪」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可以傷人

中醫學認為,燥為秋季的主氣,稱為「秋燥」,其氣清肅,其性乾燥。燥邪傷人,易傷人體津液,《內經.素問》稱「燥勝則乾」,津液既耗,必現一派「燥象」,常會見口乾、唇乾、鼻乾、咽乾、舌乾少津、大便乾結、皮膚乾燥,甚至皸裂等症。

秋燥根據時段不同,結合溫熱或是寒涼之邪,又有「溫燥」和「涼燥」之別。早秋暑氣未散,溫熱猶在,燥邪與溫熱之氣相結合,則表現為「溫燥」,溫燥傷人常展現為不惡寒或微惡寒,發熱較明顯,脈呈細數;晚秋氣溫下降,寒氣漸起,燥邪與寒邪相結合,則表現為「涼燥」,涼燥傷人則常不發熱或微發熱。但無論溫燥還是涼燥,總是以皮膚乾燥、體液缺乏為其特徵。

初秋溫燥

秋季正是夏季風向冬季風交替轉換的過渡時期,北方乾冷氣候不時入侵南下,一次強的冷空氣過後,月平均氣溫可驟降8至10度,甚至十幾度。天氣驟變超出人體的適應能力,就易導致燥邪乘虛而入。初秋時,「溫燥」因與溫熱之邪相合,故傷人津液更甚。

燥邪極易侵犯肺臟,故有「燥傷肺」之說。初秋正是「秋老虎」當道的時節,讓人有「入秋暑未去」的感覺。

此時,「喜濕惡燥」的肺臟,最易感到不適,出現一系列肺燥致病症狀,如咽乾、乾咳、皮膚乾燥瘙癢、小便短赤等。而中醫臟腑關係學認為,「肺與大腸相表裏」,故秋燥還會出現因大腸燥火便秘的相關症狀。

入秋不僅要及時添減衣物,注意保溫防寒,預防外感風寒,更重要是提防秋燥傷人。食療是防治秋燥傷人最安全、有效的辦法之一,以滋陰潤肺、防燥護陰為基本原則,可適當食用潤燥生津的白色食物,如百合、雪梨、山藥、白花菜、白菜、白蘿蔔、蓮藕、蓮子、冬瓜、白蘑菇、白芸豆、豆腐、銀耳等,可燉、煮,或同五穀煲粥等,均可起到滋潤作用。

若已出現乾咳、喘息、胸疼等秋燥之症,推薦食療方:

1.可用沙參、麥冬、百部各15克,枇杷葉20克,以水煎服;2.可用川貝母10克,梨1個,蜂蜜1匙,百合30克,同煮,吃梨喝湯。並戒煙、酒,忌吃辛辣刺激食物。

作者專研宮廷秘方

原文: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