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20日 - 信報
隨着人工智能(AI)在金融業應用日趨普及,金管局相應推出指引協助銀行管理風險。該局表示,港銀日常運作已陸續引入生成式人工智能(Gen AI),繼7月就相關指導原則向業界展開諮詢後,昨發出指引,提醒銀行要保障消費者,當中,銀行應在Gen AI應用的早期階段採用「人在環中」(human-in-the-loop)原則,並向客戶提供退出使用(opt-out)Gen AI的選擇權。
金管局指出,銀行在Gen AI應用上,集中於優化內部業務運作,面向客戶的服務方面則仍處起步階段,短期內,銀行應採用「人在環中」原則,在決策過程中適時作出人為干預,不會由Gen AI自主運作,確保模型產生的結果正確,或避免有所偏頗的結果。
同時,金管局表明,銀行在初期使用階段應向客戶提供退出使用的選擇權,若銀行無法提供該選項,應確保有渠道讓客戶要求複審模型產生的決定。
由於Gen AI屬於大數據人工智能(BDAI)的一類,當中涉及大量數據和分析,金管局要求,銀行提供服務前須向客戶清楚說明該服務使用Gen AI技術,並作出適當披露,在客戶查詢時,應適時表明運算模式涉及的資料和數據內容。
此外,銀行收集及處理個人資料時,需要遵守《個人資料(私隱)條例》,亦要積極考慮在設計系統時加入保障元素,並且只儲存最低限度的資料。
當新科技應用面向公眾時,社會亦需要有一定認知,金管局鼓勵銀行善用AI加強消費者保障,如利用AI識別出弱勢或需要更多消費者教育的客戶社群,或向高風險客戶或交易發出警示,以防範詐騙。
上周初,金管局和數碼港聯合宣布,推出新的Gen AI沙盒,該局副總裁阮國恒稱,會爭取下月開放予銀行申請參與沙盒測試,並期望年底前啟動
沙盒訓練辨別Deepfake
事實上,各銀行已投放資源研究和應用Gen AI技術;相關沙盒參與者可獲得金管局和數碼港提供的數據和算力,以提升金融業界的分析和研發能力,尋找更多應用場景,以提升銀行服務及運作效益。
金管局認為,銀行在沙盒內可研究包括風險管理、檢測和預防欺詐、客戶互動等應用場景。銀行及科技公司亦能採用不同的「深度偽造」(Deepfake)模型,包括換臉(Face-swapping)、對口型(Lip-syncing)等製造樣本,混合真實圖片及影片,供偵測系統作深度學習及分析,不斷提升偵測Deepfake的能力,訓練出比生成器更出色的辨別器。
該局強調,跟港銀業界溝通後,至今並未發現有騙徒利用Deepfake成功通過銀行開戶或高風險交易的身份驗證,但將繼續密切關注相關的詐騙手段;亦會提供更多深度偽造的樣本供業界分析,在適當時候發出指引。
早前金管局展開諮詢,獲28間香港面對零售客戶的銀行參與,結果顯示,75%受訪機構正計劃或已引入BDAI至日常營運之中,39%表示正計劃或已引入Gen AI。
原文: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