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12日 - 信報
陰陽是天地之大道,也是養生很強調的兩大方面。許多人照顧身體時容易偏於陰或陽其中一端,例如大量強調多休息放鬆、讓自己感覺舒服而長期停留在舒適區,或重視積極鍛煉身體而讓自己過勞受傷,兩者都容易失於中道。
《黃帝內經》認為「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氣平順,陽氣固守,陰陽二者和諧協調,各在其位,方能生生不息。中醫亦常以陰陽作為辨治的依據,當你發現自己體質狀況偏於任何一方,例如體質偏寒、偏熱、容易疲倦、肩頸痠痛、失眠等,均已反應陰陽失於平衡。
若長期缺乏休息、經常熬夜,又或反過來大量運動鍛煉身體、因性急而忽略拉筋和冷卻動作、長期很多地進行動態戶外活動、長時間暴曬於太陽之下,又或進食大量滋膩溫陽壯陽、刺激性、濃味或辛辣煎炸的食品、喝水不足,都容易導致陰虛陽亢的體質狀況,如失眠多夢、口乾舌燥、長期精神亢奮、容易焦慮煩躁等。在一味追求更快、更多、更強以外,有時候我們需要的反而是一份溫柔與耐心,否則過度往外擴張只會導致陽氣的曇花一現。
陰盛陽虛
又有另一類人士,長期處於室內空調環境、經常久坐、少運動、常常熬夜、過量喝水,喜歡吃冰冷急凍、屬性寒涼或黏滯難以消化的食品,容易導致陰盛陽虛的體質狀態,例如手足怕冷、肢體繃緊痠痛、疲倦乏力、水腫等。在一味追求當下舒適時,我們又是否能夠為自己勇敢踏出一步?鼓起勇氣並確實行動去增強自己,提升陽氣。
陰陽調和的中庸之道
不論你偏於陰虛還是陽虛,中庸之道都是十分重要的。好像不要進行過分強烈的運動、流太多汗,又不能完全不運動、不流汗,從相對輕柔的帶氧運動開始,循序漸進。
又如不能喝太多水或喝得太急,避免損傷脾胃陽氣,但又不能不喝水而導致津液不足,故口乾口渴就要適量喝水,一口一口慢慢喝。
不要長期過勞缺乏休息,而休息又不能過量,否則可能會愈睡愈累、久臥傷氣。
透過調和陰陽,大家將找到最適合和究竟的方法去提升自己身心健康,享受生命圓滿。
作者為註冊中醫師
原文: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