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6日星期二

有距離之關心 - 孜然

2024年7月16日 - 信報

DSE放榜在即,同學們可以把等候時間當作「囉囉攣」節,學習與不安共處,跟同學相約做點無聊事打發時間,一起等待重要時刻來臨。問一位三年前考DSE的師兄,覺得身邊大人可以做乜/唔做乜,幫他們面對壓力重大的放榜日?「陪伴囉,但又唔好Chur住幫我哋搵後路。」他進一步補充,陪伴並非肉體上跟出跟入緊隨其後的意思,而是知道無論成績如何,大人尤其父母不會睇小/睇死自己,接納考試失手的孩子,不會因成績不理想而嫌棄他。這位小師兄同時描述,考生需要一個可以沉澱思緒的空間,畢竟收到成績、塵埃落定的一剎那,要消化的事情不少,大人在旁絮絮不休指點,其實更讓他們心煩意亂。

聽到小師兄的分享,心裏不禁嘆息,因這種「有距離的關心」,對父母來說實在是個大考驗啊!明白DSE放榜是孩子人生轉捩點,更是他們成長的重要里程碑,親身經驗過公開試壓力之大的父母,自然希望做好承托工夫,有時做得太周全,跟隨太貼近,惹孩子煩厭之餘,又容易把失望、擔憂雙倍加增。放榜當日若收到好消息,大家都鬆口氣;若結果不似預期,大人又不善管理個人情緒,收到成績受到打擊時,把怒氣、失望如洩洪般傾倒對方身上,孩子肩頭就多負擔一重焦慮:爸媽嫌棄我嗎?連爸媽都瞧不起我,還有人會給我機會嗎?

平日要拿捏親子間的健康距離,本來就非輕鬆事,迎接放榜日更是難上加難。早前孩子提過開始「驚」,一心以為陪他梳理心情,但在他眼中變成媽媽步步進逼的舉動,誤闖地雷區的母子倆愈傾愈躁,最後大家收口,冷靜下來,坦白彼此的想法與感受,重新釐定一度被焦慮模糊了的界線和距離。同樣是囉囉攣的心情,母子各自躊躇的心事雖然南轅北轍,卻互不牴觸。跟孩子分享當年放榜心情,告訴他倒數前夕的時光,唯有跟好友同學一起打發,那如坐針氈的難熬感覺,才能因強大的共鳴感得以排解紓緩。為母自知這個關口,應退到他身後的支援位置,只在他疑惑乏力時出手相助,所以他有足夠空間完成「自己搞掂」的成長挑戰。媽媽的提問,只想了解孩子學習獨立這課題時,有同路好友彼此扶持而已。

原文: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