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1日星期四

消費統計,落後時勢 - 李道

2024年7月11日 - 信報

就連五一黃金周,也未帶旺香港零售市道,最新公布的5月份零售銷貨總額再跌11.5%,連跌3月。消極地看,這或是壓死零售樂觀看法的最後一根稻草;但積極地言,既然已達臨界點了,各界誠應下定決心革新思維、革新應對,否則實無條件走出困境。

「消費降級」非今日之事

必先釐清,上述11.5%的跌幅乃是按年比較結果,即今年5月較去年5月零售銷貨有所回落。一方面,去年北上消費尚未成風,對比今年5月香港居民出境人次多達828萬,一年前的同月則僅涉574萬,亦即按年多了44%,故當時購買力流失問題不算特別嚴重。另方面,即使同期內地客來港人次從229萬增至263萬,但比較之下仍現龐大「淨出境」,加上旅發局調查顯示內地來港過夜客的人均消費額明顯下跌,從去年上半年的7605元減至今年首季的5422元,不難想像兩地間的「旅遊逆差」亦料擴闊。綜合而言,在本地客北上消費與內地客消費降級的雙重夾擊下,豈不注定香港零售市道每下愈況?

然而,若把時間線拉遠一點,上述數字實非那麼不堪入目;最主要原因是,所謂消費降級並非今日之事,內地客來港消費減少現象已持續了十年之久!跳出按年比較的升跌框框,香港零售銷貨總額早於2013年見頂,當年涉額約4945億元,之後已逐年降至4932億、4752億、4366億,緊接兩年縱然回升到4461億和4852億,但2019年下半年的動亂又令全年數字跌至4312億,之後三年疫情更進一步重挫到約3200億至3500億左右,來到去年通關復常雖然反彈到4066億,但一來這仍跟疫情有段距離,二來更跟十年前的高峰少約兩成或約1000億元。

所謂內地客消費降級,亦非近期之事。在2013年的高峰時刻,內地來港過夜客的人均消費額為8937元,之後同樣持續下跌,2019年降至5990元,2023年受惠報復式旅遊止跌回升到6495元,但到今年首季又跌至前面提過的5422元。香港的奢侈品市場同期也見頂回落,珠寶首飾、鐘錶及名貴禮物的銷貨總額於2013年為1183億元,之後逐年降至1021億、862億、713億,緊接兩年同樣有點迴光返照,但仍無阻疫下創出新低,即使疫後亦擺不脫長期跌勢,去年涉額便為601億,即較2013年的高峰大削近半。可以看到,時至今日才高高舉起所謂消費降級,實嫌過於落後時勢,畢竟這現象已存在超過十年。

「消費轉移」始於2013年

疫後既非所謂降級主因,那麼真正應予追查的是:作為轉捩點的2013年,到底發生過什麼事了?時間點未必百分百吻合,但2011年海南離島免稅政策開始試行,相信是個關鍵。畢竟,任何政策皆需時發酵、旅客也需時編排行程,而且政策最初的免稅額僅為5000元人民幣,涵蓋商品亦僅18類。但是,隨後政策漸次開放,2012年尾免稅額增至8000元人民幣、品種擴至21類,2015年品種擴至38種及放寬單次購物數量限制,2018年尾免稅額再擴至3萬元人民幣並不限購買次數,而2020年中更把免稅額大幅提高到10萬元,影響就同步愈趨明顯。

百度資料顯示,2011年海南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867億元人民幣,翌年首破1000億,2016年升穿1500億,2019年逼近2000億,而去年則飆到逾2500億,累計升幅接近200%,且幾乎是每隔三四年就增500億元。內地自2013年起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亦從23萬億元人民幣增至去年的47萬億元,但期內累積逾100%的增幅還是低於海南,換言之海南的消費增長絕不限於自然增長,毫無疑問還受政策刺激額外帶動。對照香港,隨着海南每次放寬,整體零售尤其是奢侈品的銷貨總額都會跌一大截。海南過去十年間新增約1500億元人民幣的零售消費,金額比香港同期所減少的約1000億港元還要多。其中,2018年尾與2020年中的兩次放寬,適逢香港本身出現狀況,所以實際衝擊都被掩蓋,不易察覺;反過來說,假如當時香港沒有偶發事件,肯定也會呈現所謂「消費降級」現象。一如前述,美西方較早感受到中國製造的競爭威脅,就連高科技亦然,甚至要訴諸保護主義應對;由海南到深圳的零售業競爭,香港只是後知後覺遲至今日才驚醒,恰如龜兔賽跑的兔子一直在睡,甚至現在兔子與烏龜的角色還互換了。

中央趁七一回歸周年前夕再贈大禮,放寬內地客在港購物攜回的免稅額,從沿用多年的5000元提高至1.2萬元(口岸免稅店另有3000元免稅額),作用究竟有多大呢?

很多人馬上拿海南的10萬元免稅額比較,認為香港的1.2萬元相差太遠,作用輕微。首先,如前文引述數據指出,今年首季內地客人均消費為5422元,即使高峰時的2013年亦僅8937元,意味最新免稅額足夠應付有餘。當然,每位旅客的消費額不盡相同,至少逾半旅客消費在平均額之上;但要留意,1.2萬元免稅額不是小數目,除了窮奢極侈的超名貴商品,已可覆蓋大多數的高價商品,例如高階手機、中高價包包等,而且二人同行的話,還可互相分擔多件商品的免稅額。至於索價數萬元或數十萬元的,到海南血拼的吸引力肯定還是勝過香港。不過,對中產小康旅客來說,香港相關免稅額大概夠用,非似之前那麼容易爆額,以致要在購物時常要「諗過度過」;對超富貴人士而言,其價格及稅率敏感度相信較低,反之對時間及品質的敏感度則料更高,包括或寧願善用時間去追求高質素旅遊體驗。較諸海南,香港無論如何都應該循增量提質的方向,去改善旅遊業的供應。始終,中央雖然支持香港,但海南同是親生仔,不可能厚此薄彼,何況後者今日的「免稅天堂」定位來之不易,香港這個已發展地方實沒情理「爭飯食」;正如特首李家超所言,提升免稅額的措施得來不易,即香港的「成功爭取」絕非必然。

然而,香港真箇要重返舊路,重新刺激內地客來港血拼奢侈品,從而提振本地零售市道嗎?肯定無人嫌錢腥,但多管齊下總勝過獨沽一味。真正兩條腿走路,乃是不限於重振「買買買」市場,還要繼續做好「看看看」供求匹配,由盛事經濟、文旅經濟,到體驗式旅遊、服務式消費等等,都不能夠顧此失彼。

內地客在變,而且變了好一段時間;本地客亦然,同樣變了好一段時間。前文《新加坡消費跌反映什麼》已提及,香港所面對的消費模式轉變,除了「北上消費」及「南下消費」,還包括「網上消費」和「服務消費」。

「服務消費」重要但欠重視

不知是否有關方面看過上述拙文,統計處今次發布最新零售數據時,就刻意強調網上銷貨價值按年升了22%,即使對上一月實也錄得12%的不俗升幅。

的確,網上消費的發展深值重視,此乃未來大勢;不過,當局對服務消費仍嫌不夠重視,儘管在說明「分析零售業銷貨額統計數字時應注意事項」的註釋裏,寫明「零售業銷貨額統計數字包括消費者在貨品方面的開支,但不包括佔消費者整體開支超過50%的服務開支(例如房屋、餐飲、醫療及保健服務、交通及通訊、金融服務、教育及娛樂方面的開支)」,官方統計還是沒有區別計算獨立反映相關服務消費。事實上,經簡單的數學運算,倘在「實體消費」的基礎上,再加上佔整體開支逾半的「服務消費」,則全部本地消費至少是零售銷貨總額的兩倍──這個龐大的倍化數字,要繼續忽略不理嗎?

實體消費與服務消費有何不同?兩者非但不同,後者涉額很多時還高於前者。房屋方面,買家具的消費高,抑或裝修的服務貴?餐飲方面,買餸的消費高,抑或堂食的服務貴?醫療及保健方面,買血壓計的消費高,抑或睇醫生的服務貴?交通及通訊方面,買車及買電話的消費不低,但搭車及上台的服務也涉額巨大。金融服務方面,買錢罌的消費,肯定低過買保險的服務。教育及娛樂方面,買補充練習買瑜伽褲的消費,也必然低過上補習社和上瑜伽班的服務……例子不勝枚舉。零售銷貨的計算之狹隘,無疑已不適合今日經濟;包含服務的廣義消費,當然不能跟實體零售混為一談。

有見及此,由統計處到社會必須革新思維,包括盡快革新針對反映服務消費,不論是獨立統計呈現,抑或跟實體零售統一到消費數據裏皆可。究竟服務消費有多龐大?在統計處尚未提供相關數據前,暫時只能透過其他曲線數據來透視服務消費發展狀況,譬如從就業市場稍作窺探。

最新就業市場的統計資料顯示,從事零售業的就業人數有25.5萬人,相當於全部打工仔的7.6%。至於其他服務業?專業及商用服務有34.9萬人,佔10.4%;人類保健及社會工作活動有25.8萬人,佔7.7%;教育有23.2萬人,佔6.9%;餐廳服務有22.3萬人,佔6.6%;藝術、娛樂及康樂活動有13.3萬人,佔4%;住宿服務有4.2萬人,佔1.2%。也莫說,金融及保險有25.8萬人,佔7.7%;運輸有19.2萬人,佔5.7%;其他服務活動有13.3萬人,佔4%,等等。綜上可見,服務消費的比重究竟有多大,至少養活了更多香港人。而且,拿最新3月至5月的就業數據,與一年前的同期比較,零售從業員雖少了1.1萬人,但專業及商用服務就增加了近1萬人,人類保健及社會工作活動增1.3萬人,另外住宿服務、其他服務活動等亦見增加。進一步言,如果跟2013年同期比較,零售從業員的減幅高近7萬,但專業及商用服務則增8.7萬人,人類保健及社會工作活動增6.6萬,教育亦增3.4萬等。箇中反映,乃就業市場早已轉型,慢慢從零售轉至服務;可惜的是,統計處的消費統計既沒與時並進,坊間對於消費的理解亦無同步改變。

「網上消費」須全面深入看

關於「網上消費」,如前所述當局的重視程度已見提升,惟卻不應只限於單純強調升幅多寡,而應更全面、更深入地探究相關發展狀況。

必先釐清,統計處的網上消費數據,只包括本地零售商的銷售,亦即不包括市民到內地或海外網站的網購。眾所周知,較諸北上消費,跨境網購對本地消費的衝擊更大,尤其是網購本身的發展愈趨成熟,公眾對網購的信心也愈來愈高,所購買的商品種類既是愈來愈多、所涉金額且還愈來愈大。作為一個國際大都會,香港這個購物天堂的商品,絕大多數均非來自本地,今日如是、過去如是。商品透過本地零售商轉售,到底惠及了本地零售業及相關從業員;但網購則意味着可以跳過零售甚至批發層面,直接由生產商售至消費者,零售業固然首當其衝,即使過程中仍會帶旺貨倉及運輸輔助活動──查統計處的相關行業就業人口最新有8.9萬人,較2013年同期多了1.5萬人,但顯然地所涉增幅不足以蓋過零售業的跌幅。不過,這就是經濟轉型的結果,供給流程的簡化與升級,難免會一定程度淘汰舊經濟模式,即使轉型過程總會令其他一部分人得益。

網上消費的統計亦有困難,因為消費涉額或會模糊化。就如免費電視或免費電台一般,究竟是否完全「免費」?有曰「免費才是最貴」,單談觀看或收聽期間廣告收益之得,又應否換算為觀眾或聽眾的「消費」呢?同一道理,也適用於視頻平台以至社交平台,所謂「免費」背後當然潛藏受眾的隱性消費,而這是難以具體量化計算出來。再者,許多網站經營均屬跨國性質,市民在網站裏的任何消費,究竟多少流入香港口袋?即使後台經營多少總有港人崗位,但跟科網巨擘們慣於把收益拆至稅務天堂,要準確反映相關金額亦不容易。反過來看,當有本地網站賺了海外消費,香港又該入賬或分成多少?例如某件虛擬道具或商品,以至虛擬貨幣或NFT等,在香港或境外發行後,再在本地或境外銷售,究竟由會計到統計的國際計算準則又是什麼?退一萬步言,當前境外購物網站、串流平台、叫車平台、遊戲商、虛幣商等在港銷售情況若何,其實都缺乏正式統計數據。

現時的零售銷貨數據,不單未能反映消費全貌,更肯定未能與時並進。時代在變,內地客和本地客在變,香港零售及消費行業豈可不變?以舊日的尺,去審今日狀況,同樣不合時宜。

即使再保守,也須向前看;即使要惋惜往昔,也須積極面對新時代。革新思維、革新應對,才是走向正確道路。

原文: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