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5日星期二

難以讀懂的「中國式競爭」 - 李道

2024年6月25日 - 信報

何謂「中國式競爭」?筆者不敢班門弄斧,畢竟香港的「中國問題專家」不少,於此只想分享一些簡單看法,集中探討這跟香港現狀的互動關係。其中一個契機是,對上一期《經濟學人》都不得不承認,封面題為「面對中國科學崛起:歡迎或擔憂」,大前提即承認了中國科學發展再非吳下阿蒙;裏面還有專題文章,題為「美國封殺華為適得其反」,副題則是「該企愈來愈強大,脆弱程度亦減」,潛台詞就是警惕不要低估對手,繼而不要戰略誤判。香港和國家當然不是對手關係,但也可以更好知己知彼,準確理解「中國式競爭」下的新變局,從而謀求香港的更好發展。

以下透過幾個關於內地的「熱門詞」切入。

「北上消費」:何以故?

「北上消費」作為近日解釋香港消費不振的「萬能key」。站在「小香港主義」立場,多人抱怨這是源於租金貴、人工貴,以及服務態度惡劣、偷工減料嚴重(Shrinkflation)等等,都是衝着香港自身問題。上述歸因當然不錯,但錢幣的另一面,香港與深圳之間此消彼長,競爭之下不進則退則較少人談,甚至乎不少人還停留在「食元素表」、「電器會爆」等,堪稱是「無知當有趣」的層面;與其說不知道士別三日,更多乃反映「大香港主義」作祟,即不願意承認內地服務業水平已經超越香港,由價錢到質量皆然。

大陸早就今非昔比,環顧世界不少人都後知後覺,到現在真正驚覺時才發現落後已多。1990年起,中國成為「世界工廠」,所生產的主要是低端產品,一來這沒有威脅到當地人的就業機會,二來消費者也受惠大量廉價進口,所以樂意歡迎「中國製造」。隨着中國持續發展,生產線不斷升級轉型,逐步進軍高增值的製造業了,美西方的基層勞工職位開始不保,提出「美國優先」的特朗普之所以贏得總統大選,背景正因如此。「中國製造2025」的策略先淪為特朗普針對對象,以硬件為主的華為是一大代表,現任總統拜登對中國高科技產業的打壓有增無減,對軟件平台TikTok祭出「不售即禁」便屬其一;相關發展所標誌的,正是中國競爭力與日俱長,美國要保住原有競爭優勢,就唯有不斷加強壓制。可以說,由價格到質素,許多地方已爭不贏「中國式競爭」。

回到香港,香港與內地之間過去的關係,乃是合作多於競爭,尤其香港沒有多少工業,所以不構成直接競爭;不過,時至今日,內地消費服務業質量愈來愈高,特別是配合疫後報復式旅遊需求,香港終於體驗到內地的競爭威脅,只是相關「中國式競爭」感受較美西方的遲緩得多。事實上,在貿易方面,香港碼頭業務早就跑輸鄰近內地港口了,創科亦然,不過相關產業相對離地,零售市場的冷暖溫度則貼身得多。除了吃喝,由唱K、帶孩子放電等玩樂領域,到洗牙、體檢等醫學層面,內地服務業皆已幾乎全面超越香港──再次強調,所指不限價錢,還有質素。內地開放大門愈開愈大,乃是勢之所趨,減免進口關稅正屬其一,也導致內地客來港血拼的誘因大降;假以時日,內地資本賬加大開放、人民幣國際化提速,就連金融範疇香港所擁的優勢亦料愈縮愈小,最後只餘「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和開放最早最大的先行規模優勢。

當美國都擔憂競爭力敗於中國,連「大美國主義」都不得不放下,又何來「大香港主義」看扁國內發展?至於說愈來愈多內企來港,香港變得「內地化」或「深圳化」云云,難道漢堡包、汽水等遍及全球,又非同一現象嗎?韓式店舖全球愈開愈多亦然,「美國化」和「韓國化」等皆是國力提升的展現。

「內捲」:結果是?

有曰:內地餐飲業近來湧港攻港,近日傳出不少退租新聞,然則坊間早前是否高估了內企南下潮流的競爭力與殺傷力?

「內捲」是近來另一形容中國發展的熱門詞。表面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仍是社會主義制度,但眾所周知,內地資本主義程度愈來愈高,競爭之激烈較諸其他地方包括香港,有過之無不及。就以「北上消費」為例,早一階段潮流烤魚、奶蓋,現在階段已轉至烤活鰻、國潮茶,所反映的正是「創造性破壞」過程很快,甚而昔日的新興大佬,很快恐淪明日黃花。香港的「創造性破壞」過去亦多,可惜如產品生命周期般,踏入「成熟」階段之後進程就減。就像智能手機市場起初都淘汰了不少品牌,現在生存下來的領導者亦被嫌創新不多,例如已強大到其他人都不敢進入競爭。美國科網七巨頭各擅勝場,彼此縱有互相侵佔市場的企圖,可惜都難以撼動對方固有地盤,正是市場趨於固化的結果;相對地,AI發展方興未艾,則成為了兵家必爭之地。內地的經濟發展周期尚處「增長」階段,「創造性破壞」相對其他成熟經濟體活躍,實是正常不過兼而是良好表現。

當一個市場趨於飽和,透過差異化來開拓其他新市場(niche market)亦很平常,例如會向下拓展廉價市場,亦會向上拓展貴價市場,就連手機品牌都有高階與中階之分,奢侈品牌都有數萬元的包包與數十萬元的包包。內地近年供應質素即使提高,但價格優勢依舊強大,故向下拓展加強競爭力,仍是條件反射般的預設之路或必勝之路。尤其這是成本高昂的美西方難以複製的──以己之長,攻彼之短,豈非合理之至?況且,內企之間競爭本也極之激烈,競爭手段也愈來愈兇狠,透過價格戰以本傷人,相關搶佔市場行為司空見慣,早前的網約車市場便屬其一,不惜為了壟斷市場而割喉競爭。來到香港,有內企進軍外賣平台,所引發的價格戰、割喉戰同樣厲害,也因此而成功搶佔了不小市佔率。中國電動車進軍美西方市場,正是勝在質素足以媲美,價錢卻又便宜一大截。「中國式競爭」純粹是價格差異化嗎?不,因為大前提是建基於品質一體化,亦即並非完全「鬥平」。

所謂「內捲」其實就是競爭激烈,以至惡性競爭;然而,衍生結果是否惡性?誰可笑到最後,須視最後結果作決。有個「內捲」設例提出,兩人本來武功相若,其中一人因此不惜偷練葵花寶典,另外一人得悉之後跟隨自宮修煉,結果兩人再次武功相若;問題是,世上只有兩人比併嗎?就以內地茶飲企業來港為例,其餘便攜式飲料的市場份額便勢被搶佔不小,由美式咖啡店到港式便利店及士多等同樣要捱打。在企業與企業間的競爭層面,以網約車競爭為例,起初有人擔心產業可持續性,以本傷人所涉成本之後能否討回有賺;結果,相關龍頭企業去年首次錄得盈利。在國與國的競爭層面,「996」的工作模式亦為「內捲」例子之一,但期間中國國力有否提升?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則其實不屬「內捲」,因為全國打工仔最終共贏。畢竟,順境之時好應拚搏,難道遲至逆境才要進取?運動員趁年輕努力,必然事半功倍;老化後才苦練,肯定事倍功半。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寓意不限於一個人,也包括一個市場、一個國家等等。處於「增長」階段,誠宜卯足馬力,才是順應時勢、把握時機的應有之義。

回到香港,大量內企來港開業,過程中理所當然會有「創造性破壞」情況。重點不在個別經營者的失敗,而在整體市場是否有活力、是否創造力量大於破壞力量。在關注倒閉者的新聞之餘,理所當然也要關注生存者或壯大者的發展,包括所謂店舖「內地化」、「深圳化」進程是否持續,個別「退租」是否演變為全面「退潮」,作為「過江龍」的內企會否壓倒「本地蟲」,及「本地蟲」能否自我提升、自我增值去維持競爭力,抵禦一批批「過江龍」的大軍壓境。再以網紅為例,眾所周知是一將功成萬骨枯的競爭激烈市場,但誰又關注那些寂寂無聞者?都會追捧掌握流量密碼的風頭躉。同一道理也適用於創科投資,trial and error(試誤法)既是資本主義所容許,更樂見市場因此朝氣勃勃。只怪今日香港人過於保守或悲觀,都不願看到倒閉者或失敗者,都要為此悲天憫人或負面放大。事實上,這也源於「小香港主義」和「大香港主義」──經營者結業嗎?肯定是香港租金貴、人工貴所致。內地企業倒閉嗎?肯定由於他們不懂做生意。「中國式競爭」跟保守的香港不同,重點是無懼失敗、接納失敗,就像愛迪生試驗鎢絲燈泡一般;屢敗愈試,才是成功之道,才是正確的創業創新精神。

「產能過剩」:指什麼?

「產能過剩」是美西方面對中國競爭下的一個回應。如前所述,始自「世界工廠」,中國製造豈不早早「產能過剩」,為何遲至今日才祭出這個名堂?正因當地產業及職位,現在終於承受巨大威脅而已。前文提到消費除了着眼實體消費,網上消費與服務消費同樣重要。那麼,反過來說,美西方在網上消費和服務消費,豈不同樣「產能過剩」?譬如荷里活與一眾串流平台,亦把港產片及電視台打得落花流水,難道相關產能供應又沒威脅其他市場?香港歌影視市場冰封三尺,既有內在問題,也有外在因素。

「產能過剩」只是美西方競爭力不敵「中國式競爭」的一塊「遮醜布」,甚至藉此「武器化」口實反守為攻打擊中國。一如美國電影及視頻平台搶盡世人眼球,固然都有好的一面,提供了高質素以至免費的娛樂享受;同一道理,中國製造風靡世界,亦為世人提供價廉物美的選擇,包括有助遏抑通脹,而電動車和太陽能光伏等產品更有益環保減排,早前華為的5G技術也有助全球電訊升級,現在TikTok甚至作為兩位總統候選人的選戰必爭之地。「產能過剩」的惡意包裝,在於隱善揚惡,否定了供應本身的好處,以至否定了全球化貿易的好處。退一萬步言,全球化亦捲走了發達國許多工作機會,惟相關機遇經全球化惠及其他發展中地區,由中國到東南亞、由東歐到墨西哥皆蒙其利,對人類來說又是否一件好事?箇中之惡,只因發達國及其人民的利益受損而已。

美西方應對「產能過剩」的辦法,一方面是限制中國產品入口,另方面是推出產業政策來支持本地生產──若然「產能過剩」是個問題,為何還要增加本國產能?只因「產能過剩」的隱性全稱是「中國產能過剩」,而非「全球產能過剩」。在抨擊中國產品受惠政府補貼來傾銷的同時,相關地方同樣透過補貼來支持生產,包括不惜斥巨資利誘企業前來設廠,這又會否自打嘴巴?面對中國早已打慣價格戰,不諳此道的西方市場就顯得無從招架,特別是發現在質素上也贏不了中國製造,這跟「北上消費」熱潮下的香港類同。

內地房市:救市不?

當然,中國肯定存在自身問題,房地產市場的低迷便屬其一,這也損及整體消費及內需市場。可是,出手救樓市又是否十惡不赦?又是否標誌着改革開放開倒車?

不善忘者,當記得2008年金融海嘯,以及記得何謂TARP──這個被戲稱為「TRAP」亦即「陷阱」的「字母湯」詞彙,全稱是Troubled Asset Relief Program,當時正是美國樓市大幅下跌,包括雷曼等不少金融機構買入經證券化包裝的「次按」債券或投資產品,結果蒙受嚴重減值及虧損而倒閉,美國政府為了遏止倒閉潮一發不可收拾,所以藉此買債計劃來救金融業。由政府出手買債撐市,是否社會主義所為?當時共識是政府有責任作為「大得不能倒」的「最後拯救者(last resort)」;及後拯救對象還擴至汽車業,理由是汽車業牽涉大量就業機會。當時不少聲音質疑,「救市不救人」安排存在道德風險,包括為何要花公帑為wall street「肥貓」闖禍埋單,main street普羅打工仔則承受衰退及印鈔下的通脹惡果。

中國樓市最近大跌,大型房企一間接一間倒下,甚至衍生新一輪爛尾潮。中央沒有及時出手救市,是否因美國之鑑而擔心道德風險?「保交樓」的政策導向,便較多側重救人。然而,樓市低迷尾大不掉,不似美國很快重新輕裝上路,中國至今仍受陰霾所困,沒有救市的決定無疑也伴隨一定惡果。究竟如何救市兼救人,恐怕世上沒有最理想的標準答案;其實防患未然才最重要,包括要做足監管確保金融體系所承受的風險可控,及避免樓價波動太大、利用安全網確保住屋需要等。放任風險泡沫持續膨脹,最終難免要付出代價,放諸世上任何一個市場皆然。

讀懂中國經濟這本書,很難。不過最難的,莫如於今高度政治化的環境裏,如何保持客觀理性,全面準確地讀懂這本書,包括放下有色眼鏡來認知內地跟香港的互動關係。畢竟「中國問題專家」不少,「中國有問題專家」更多,因為許多人總是傾向負面看待中國,兼而預設了美西方才是王道標準。其實「新冷戰」之所以上映,正因條條大道通羅馬的世界,重新趨於二元而非一元。如何解讀「北上消費」、「內捲」、「產能過剩」、以至內地房市等等,當然要先讀懂「中國式競爭」。

原文: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