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4日 - 信報
美國今年第一季GDP按年增長為1.3%,同期香港增幅報2.3%。美國各大通脹指標仍然離3%不遠,香港則2%不到。美國最新失業率為4%,比香港要多1個百分點。從這3個最流行的宏觀經濟指標看,香港可說是贏美國一大截,經濟活動蓬勃、也未見通脹壓力。不少「唱好」香港的分析,都引用這3個數字,以證明「香港唔掂」只是無中生有的悲觀主義。
其實美國的數字已算亮麗,但民眾仍對經濟情況不滿,是一個學界內外都踴躍解釋的疑團。香港沒有像美國那種規模的消費者信心指數,但根據有限的數據(例如城大的指數),香港大眾的「氣氛」近期的確不佳。若果美國的情況已是疑團,那香港豈不是更撲朔迷離?
一個較受注目的答案,認為通脹只是「表面」低,但考慮到高昂的借貸成本後,數字就沒有那樣漂亮了。無論是買樓還是買車,都要付出6、7厘甚至更高的利息,正在供樓、供車,或借了其他貸款的負擔沉重,仍在思前想後打算入市的,選擇也會因利率高昂而減少(詳情可參考本欄今年2月〈消費者為何情緒差?〉一文)。在聯繫滙率之下,香港利率跟隨美國,按揭之類的利率因此在近期上升不少。若果美國消費者為了利率高而一肚怨氣,香港亦會有同一情況。另一負面解讀是,高息的問題不止在高,亦在於高處有太多可能性,就如現在仍然在玩的減息競猜遊戲,由幾次到現在一次也嫌多,這樣估來估去,也不利從買樓到做生意的各種決定。
至於失業率偏低,勞動人口今非昔比固然是主因。在2018年尾,當時的失業率與今天相若,但勞動人口有400萬,參與率超過60%。今天的勞動人口則只有380萬,參與率僅57%。同一個數字,代表着兩個世界。勞動人口明顯下跌,由2019年開始,到了2022年已終止跌勢。這個跌幅,當然不只是人口老化:社會政治劇變下,香港移民人數以十萬計,這期間消失的勞動人口因此較為年輕。
人才流失的增長效應
走了的不只是人,還有人力資本。香港過去的致富之道,在於滙聚人才,提升生產力。生產力的增長,不只讀書考試累積下來的知識,還有透過工作累積的經驗技術。工作時與聰明人共事,學得自然較多。其他人的知識水平,因此都在決定我們的生活質素。幾年來因為人力資本流失,香港少了思想碰撞擦出火花的機會,難免會反映到經濟增長上去。
香港的經濟增長,不是相當可觀嗎?人力資本,影響的是增長趨勢,不只是一兩季的數字。若果我們把每季的增長率換算成移動平均(例如以每5年計算),便會發現趨勢每況愈下,由每年的2%、3%滑落至現在的接近零。換句話說,過去幾季的增長雖然不俗,但仍未夠抵消疫情期間災難性的負增長。十數年的數據,當然不足以作這種長期的判斷,而疫情大上大落的數字,亦增加了解讀的難度,但經濟增長減慢,的確跟人才流失在時間上吻合。香港輸入人才的計劃,人數將追上流失了的勞動人口,且看兩者的替代效應有多大,能否令生產力增長回到2019年前。
通脹低利率卻高,失業低反映人才遠去,增長高又不足以補償損失,3個本來好看的數字就這樣被「抹黑」了。只怪2019年以來大事太多,令本來清楚明白的宏觀數據,也變得莫名其妙、不易參透。
美國維珍尼亞理工大學經濟系副教授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