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4日星期五

德國人也怕996 - 高天佑

2024年6月14日 - 信報

繼美國大幅加徵中國電動車關稅後,歐盟亦正採取同類措施。不過歐洲商界普遍認為,面對中國所謂「產能過剩」及「內捲化」競爭趨勢,諸如關稅、禁運之類手段「擋得一時,擋不到一世」。事實上,歐美國家近年的平均工作時數已開始回升,再加上AI取代人手,意味「幸存」下來的打工仔需要進一步提高生產力。例如德國輿論現正擔心,當地勞工遲早要像中國工人一樣「996」長時間工作,方可望保住飯碗。

話說自去年以來,美國政府聲稱中國部分產業存在「產能過剩」問題,核心原因在於政府大力補貼,因此美方有必要採取應對措施。今年5月中旬,美國總統拜登宣布針對中國價值180億美元商品大幅加徵關稅,例如電動車稅率由25%激增至100%,部分鋼鐵及鋁產品由7.5%加到25%,太陽能電池亦從25%提高到50%。歐盟委員會亦剛宣布,針對中國電動車加徵17.4%至38.1%關稅。

中國震撼2.0來臨

面對歐美當局指控,中國外交部強調所謂「產能過剩」實屬偽命題,事關中國在新能源等產業擁有優勢,乃基於布局較早、長期技術研發投入、強大產業配套能力、超大規模市場、豐富人力資源等因素,形成綜合性競爭優勢,並非單靠政府補貼。商務部發言人指出,中國的產業補貼政策「合理合規」,「不能因為一國的產能超過本國需求,就貼上過剩的標籤」。

無論如何,中國目前在金屬冶煉、汽車、造船、生產設備、新能源等產業,擁有全球數一數二產能以及「價廉物美」強大競爭力,是各方公認事實。這種情況令歐美政商界不少人聯想到九十年代至千禧年代上演的「中國震撼」(China Shock),即中國當時憑着龐大且廉價的勞動力,向歐美市場大量出口衣服、玩具、傢俬、電器等產品,導致歐美多國失業率急升,社會深陷痛苦,整體經濟經過多年艱難轉型方能復元。因此,部分人擔心China Shock 2.0現正來臨,可能又一番折騰。

AI革命取代人手

除了中國製造業,歐美打工仔的另一「敵人」是AI人工智能。事關AI取代人手被視為大勢所趨,因此人類員工要不擁有「獨門技能」難被替代,要不就需要大幅提高生產力,以避免被AI搶走飯碗。

德國《不倫瑞克報》早前以〈德國必須變得更加出色〉為題發表評論,指德國要更加關注「中國速度」,因為中國的工人往往每周上班六天,每年年假只有5至10日。該文認為,德國的產業若無可避免要跟中國站在同一賽場競爭,就須正視對方的勞工生產力;儘管這並不代表德國工人要過上跟中國工人一樣的日子,卻至少意味德國的工會很難繼續要求削減工時。

事實上,德國打工仔的(平均每周)工作時間自2020年起已經連續三年回升,在2022年達到34.7小時,創出十年新高。美國亦出現同類走勢,平均每周工時由2010年的34.1小時,增加至2022年的34.5小時。

惟相比起中國,德國和美國工人正在增加工作時間仍是「小巫見大巫」。據國家統計局公布,內地僱員去年平均每周工作49小時。換句話說,假設每周上班五日,中國工人每日工作9.8小時,較德國(6.94小時)和美國(6.9小時)工人分別高出41.2%和42%。

當然,生產力除了建基於「工時」,同樣重要的是「技術」。舉例說,德國向來以先進製造業著稱,憑着高超技術加上自動化生產線,該國一個藍領技工每日上班10小時所創造的生產力,在以往可能不亞於中國「血汗工廠」廉價勞工拚搏100小時,兩者根本不適合相提並論。

不過近年形勢有了變化,逐漸普及的專上教育為中國帶來「工程師紅利」,現時在中國「996」(朝9晚9工作,每周上班六天)賣命的很多已非農民工,而是擁有碩士學位的工程師和程式員;他們參與生產的電動車、電商平台、手機App等產品,亦已能跟德國的同類產品直接競爭。易言之,德國的勞工現已很難倚仗技術鴻溝,每日較中國勞工「少做三粒鐘」,卻期望薪酬是後者的數倍。

技術鴻溝漸消失

由此角度看,拜登早前針對中國180億美元商品加徵關稅,既屬大選前拉票招數,亦是希望藉着政治設限,協助美國工人避免與中國工人「硬碰硬」正面競爭,否則花旗國的打工仔勢必非常痛苦。拜登的對手特朗普數年前對中國發動「貿易戰」,亦基於同樣邏輯,某程度上具「先見之明」。

但歐美商界人士普遍認為,即使西方國家使用關稅、禁運等手段,甚至與中國徹底「脫鈎」,亦難以完全免受中國製造業衝擊。舉例說,中國的價廉物美產品若然橫掃非洲及東南亞,便意味在這兩個總人口達20億的新興市場,歐美產品將不容易站得住腳,更遑論取得領先優勢。在最壞情況下,西方國家還可能失去「全球化3.0」時代的主導權。

正因如此,西方商界現在充滿危機感,覺得有必要大幅提高生產力,應對來自中國的挑戰。往後幾年,歐美國家除了加強AI、自動化生產等技術,當地打工仔恐怕還要繼續增加工作時數,加多兩錢肉緊,才可有更大機會保住飯碗。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