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6日星期二

滿清「帝國」論 - 占飛

2024年3月26日 - 信報

現今中國是個民族國家。民族國家特點有三:首先,人民高度認同國家;中國雖是多民族國家,但90%以上是漢族,有着統一的語言文字,比起其他多民族國家,同質性極高。

其次,國家有固定疆域,擁有領土的主權;根據國際法,跟其他國家地位平等。第三,無論採用什麼政治制度,國家主權在民。無論認受性高或低,政府均通過選舉取得人民的授權執政。

根據西方歷史學家說法,人類歷史發展,是由農業國家發展至工業國家,由君主國、帝國演進至民族國家,普世如是。「主權在民」思想最早出現於十七世紀歐洲,經過戰爭及革命,君主制及帝國逐一衰亡,轉型為民族國家。到二十世紀,幾乎所有殖民地獨立後組成的現代國家,都是民族國家;此歷史潮流,無一可免。中國在1911年辛亥革命後,成為民族國家,之前的清朝,順理成章是前現代的帝國。長久以來,這已成彰彰明甚的公論。

若帝國意思僅指由皇帝統治的國家,那滿清當然可稱為帝國。可是,中國從沒帝國這名詞,是翻譯家嚴復翻譯英文empire才開始通行。下文用「帝國」稱西方帝國,以資識別。「帝國」通常是小王國征服其他小國,兼併其領土、人民而形成;「帝國」靠掠奪臣服國資源、市場,剝削其人民勞動力而壯大,古有羅馬帝國,近代有大英帝國。

儒表法裏

「帝國」為了經濟增長,保住遼闊疆土,總要不斷軍事擴張,而用兵又非有豐富財源不可,正如晚清思想家鄭觀應(1842-1922)所言:「非富不能圖強,非強不能保富。富與強實相維繫也。」有西方史學家指出:歐洲「帝國」是「財政軍事國家」,類似美國前總統艾森豪威爾說的「軍事工業綜合體」。

依此定義,有西方學者質疑:滿清算不算「帝國」?美國耶魯大學中國歷史系教授濮德培(Peter C. Perdue, 1949-)認為:滿清「不是一個孤立、穩定、統一的東方帝國,而是一個不斷演進的國家,從事戰爭動員和領土擴張。」日本裔美國匹茲堡大學歷史系榮譽教授羅友枝(Evelyn Rawski, 1939-)更表示:「滿清已經具備了十七和十八世紀早期,歐洲史上所出現的早期近代國家各種特徵。」

保住疆域

回顧清代歷史。自從1644年明朝滅亡,直至1690年代,滿清為盡快由亂入治;一邊鏟除漢族反對力量,一邊沿用明朝政治、經濟制度,採用傳統「儒表法裏」管治政策。順治和康熙深知,中國經濟以農業為主,政府主要收入來自田賦。歷朝民變主要原因,在賦稅太重,百姓難以維持不飢不寒生活。康熙掌政後,與民休息,改革稅制,輕徭薄賦,整治水利和漕運。

1673年三藩作亂,平亂需龐大軍費。康熙一方面開源:增加田稅和鹽稅30%或以上,並開徵房稅、契稅等等;另一方面節流:官員減薪40%至50%,削減冗員,整頓吏治,清除貪污……1681年,內亂平息,滿清控制了西方史學家稱為China proper的十八省。可以說,滿清完成第一次擴張版圖。

往後,滿清多次擴張,並非「帝國」式掠奪財富,而是為了保衞政權和疆土。雅克薩之戰,為抗擊沙俄侵略;準噶爾興起,進侵漠北、漠南蒙古——蒙古和東北是滿清後院,不容丟失,康熙出兵征服內、外蒙古,絕非西方式帝國主義行為。康熙嘗言:「併其地(準噶爾)不足以耕種,得其人不足以驅使。」其後對台灣亦採此種態度。雍正、乾隆要滅準噶爾,跟漢武帝剿滅匈奴一樣,原因是:「留此餘孽不行剪除,實為眾蒙古之巨害,且恐為國家之隱憂」。

滿清每當財政盈餘豐厚時,就會遠征,擴張版圖至新疆、西藏等等。消耗大量盈餘後,就停止用兵。乾隆一代正是如此,皆因征服了新疆、西藏等地,經濟得益不大。滿清亦從不打算同化外族,亦沒能力那樣做。滿清只圖保住既有疆域,維持經濟榮衰的循環。故有史學家認為:大清並非「帝國」,而是「早期近代疆域國家」。中國近代史,應由滿清入關算起。

用夏變夷

春秋時已有這句話:「夷狄入華夏則華夏之」,指華夏文化遠高於夷狄,縱使夷狄憑武力入侵,亦只會給華夏同化,如孟子說的:「吾聞用夏變夷者,未聞變於夷者也。」五胡十六國、南北朝、五代十國時,夷狄曾入主中原,因無法「夷變夏」,成為短命王朝。

哈佛大學歷史學家費正清(John Fairbank, 1907-1991)及耶魯大學芮瑪麗(Mary Wright, 1917-1970)認為:外族能統治中原,皆因他們被中國同化了。費正清名之為「Sinicization」——字面意思是中國化,現普遍譯「漢化」。滿清「漢化」得徹底,統治了268年;蒙古人沒徹底「漢化」,元朝97年便亡了。

費正清和芮瑪麗認為,滿清八旗和漢人沒長久的身份衝突,因為八旗很快被同化;清廷與人民沒種族衝突,因為滿洲人包括皇帝自己都被同化了。平定太平天國之亂的主要是漢族,跟西方列強周旋的,主要是漢族官員。

西方列強總是把自己的管治方式、政治制度、文化、教育甚至語文,強加諸殖民地人民身上。費正清指出,滿清以血腥屠殺、高壓文字獄鎮壓反對力量後,承襲傳統政治、經濟制度,康、雍、乾三代皇帝都憑「漢化」維持政權。滿清是「用夏變夷」的朝代,故而歷史上被看作承繼華夏正統的王朝。

大多數中國歷史學者抱持同樣看法。可是,這幾十年來,有西方學者反對「漢化」論。師承美國歷史學家史景遷的歷史教授柯嬌燕(Pamela Kyle Crossley 1955-)是最激烈的反對者之一。她認為,滿清一朝,既有滿洲人被「漢化」,亦有中國人「滿洲化」了;文化是動態的,本土文化跟外來文化互相碰撞時,怎可能一方「一面倒」(one-way)被同化,另一方保持不變呢?她認為,清朝是一個由漢、滿、蒙、回、藏及維吾爾人組成的「滿洲帝國」,漢人的「中國」只是「帝國最大之一省」。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