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5日星期二

通功易事 - 馬揮

2023年12月5日 - 信報

孔子最賞識的弟子是顏回,亦是他最貧窮的弟子。在《論語.雍也》篇,孔子稱讚顏回:「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以現今標準,顏回活在貧窮線下;大多數人窮則志短,潦倒則憂愁,顏回卻不然,赤貧仍然「不改其樂」,乃至「其心三月不違仁」,已成為「賢者」。孔子亦一生與富貴無緣,是否因此中國傳統的聖賢形象都是清貧之士?無從考證。

孟子跟孔子相反,周遊各國,都受到奢華款待,不單衣食豐泰,且出入有車隊、弟子隨行。《孟子.滕文公章句下》記載孟子弟子彭更的質疑:「後車數十乘,從者數百人,以傳食於諸侯,不以泰乎?」意思是,孟子出入之奢華,恍如達官貴人,從這諸侯國到那諸侯國俱如是,這不過分(泰)了嗎?

孟子答曰:「非其道,則一簞食不可受於人;如其道,則舜受堯之天下,不以為泰,子以為泰乎?」意思是,只要合乎道,便是應得的,毫不過分。不合乎道,即使「一簞食」亦不應接受。彭更反駁,曰:「否,士無事而食,不可也。」孟子講學傳道,沒有事功,身為士,怎可以白食呢?

此時,孟子提出一個概念:通功易事,意思是,有人製造實物、提供服務,互通有無,大家都有好處。「農有餘粟,女有餘布」,可以將剩餘的糧食和布疋,跟「梓匠輪輿」(即木匠、工匠、車夫)交換,前者得到服務,後者得到糧食和布疋,有何不當?孟子接着說:「於此有人焉,入則孝,出則悌,守先王之道,以待後之學者,而不得食於子,子何尊梓匠輪輿而輕為仁義者哉?」士能孝悌,守護先王之道,並傳諸後世,就是仁義之士。為何仁義之士不應受到諸侯奢華款待呢?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