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9日星期二

市面蕭條,零售興旺 - 高天佑

2023年12月19日 - 信報

昨日不少商界人士在手機群組激辯一個話題,圍繞「蘭桂坊之父」盛智文接受媒體訪問時形容「本港零售市道漸返2018年水平」。一些零售業老闆「嗤之以鼻」,直言根本不可能;又有人笑謂,「佛地魔向來是政府大好友,見人講人話,不必太認真」。但實際上,本港10月份零售額達338億元,已超越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301億元),亦恢復至2018年同期逾85%。這似乎跟目前市面氣氛及大部分人感受存在矛盾,一來緣於電商佔比愈來愈高,二來關乎內地旅客最新的「啞鈴型」消費趨勢。

盛智文唱好消費市道受質疑

疫後不少零售及餐飲業界老闆都愁眉苦臉,紛紛慨嘆生意難做。普通市民或許亦留意到,即使是旺角、銅鑼灣等傳統旺區,周末也不見很多人逛街、購物、食飯,難跟2019年之前的市面人氣相提並論。就連特區政府也承認消費市道存在問題,所以要推出「夜繽紛」、「激活廟街」等花臣嘗試救市。

在此背景下,盛智文卻形容「本港零售市道已逐漸重返2018年水平」,還預計明年市道將較今年更理想,可望再闖高峰,這難免令人對此番言論有所質疑,覺得他要不是「奉旨唱好」,就是活在「平行時空」。

據統計處最新公布,本港10月份零售業總銷貨價值達338億元,按月續升6.3%,並已超越2019年同期(301億元)。誠然,4年前本港正值社會動盪,街頭烽煙四起,所以零售市道跟2019年比較未可作準。不過,即使再推前一年,今年10月份零售額亦已恢復至2018年同期(397億元)的85%。

須知道,2018年屬本港經濟歷史巔峰期,全年共有破紀錄的6515萬人次旅客訪港;而今年暫時(截至10月底)只錄得2680萬人次旅客,相差一大截,可是零售額卻已追及當年同期八成半以上。

換句話說,從數據看,盛智文形容「港零售市道漸返2018年」確合事實,但又實在跟大多數人感受不相符,究竟點解?背後主要存在兩大因素。

電商外賣流行 內地客貧富兩極

首先,最近幾年,電商網購在本港日益普及。以本地電商龍頭HKTVmall(母公司香港科技探索,01137)為例,2018年10月份,該平台銷售額僅約1.9億元;而今年10月份,其銷售額增至7.1億元,累升接近3倍。況且除了HKTVmall,還有其他玩家大力開拓本港電商市場,包括TVB(00511),以及來自內地的淘寶、天貓、美團(03690)等。

統計處資料顯示,電商銷售在2018年僅佔本港零售額約5%,到2022年已升至10%,今年相信會更高。電商普及不免蠶食實體零售,事關消費者只需安坐家中等收貨,不必外出逛街購物。同樣道理,外賣App流行也會打擊餐廳堂食生意,卻可增加外賣業務收入;人們現時經常在食肆見到空凳多,同時在門外飛馳的「騎手」、「步兵」也愈來愈多。

第二個因素是內地旅客最新流行「啞鈴型」消費模式,意指呈現兩極趨勢。其中一極包括所謂「窮遊」、「文青遊」、「特種兵旅遊」,共通點是消費額甚低,購物不多。另一極屬於超高消費群體,光顧頂尖奢侈品名店,住最高級酒店,食最貴的餐廳。正如盛智文在訪問中提到,根據他旗下酒吧生意,目前內地客的消費力遠超過外籍旅客,「內地人可以花數十萬元消費一晚,但外籍客只花數百元飲啤酒」。

換句話說,一方面,「窮遊」和「文青遊」旅客喜愛尋幽探秘,到各類文化景點打卡,較少出沒於旺角、銅鑼灣等傳統旺區。另方面,最頂尖豪客消費力驚人,但總數量相對不大。在「啞鈴型」模式下,以往作為主力、聚集於鬧市行街、買金飾、買保健品的中等消費額旅客可能有所減少(這體現於總旅客人次下降),容易讓人覺得現今「旺區不旺」。

商家抱殘守缺難免拍烏蠅

總的而言,上述的電商普及、「啞鈴型」消費模式兩個最新趨勢,皆會大幅度改寫本港消費行業面貌,商界亦須轉型適應才可趨吉避凶。舉例說,若有零售商仍抱守傳統定位,不涉足電商,並依賴在旺區招待「自由行」旅客,它們恐將面對生意慘淡、一沉不起;又或者有些中檔次食肆像以往一樣主打堂食業務,未有調整布局開拓外賣客源,亦沒用Instagram、小紅書等社交網絡作推廣營銷,就有可能愈來愈「拍烏蠅」。

更進一步看,消費者日益慣用網購App、外賣App,同時內地旅客不乏喜歡懷舊文化景點,或嚮往old money「低調奢華」氣息,特區政府則試圖透過「夜市」、「廟街」等方式搞旺市道,恐怕有點捉錯用神,未必有利本港消費及旅遊行業發揮優勢,成功轉型斷不能靠一把鎖匙。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