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8日 - 信報
抗生素是現今醫學常用的藥物之一,主要用作治療及預防細菌感染,可殺死病菌,或使其停止繁殖。抗生素有不同類型,用來針對各種細菌。其選擇具不同考慮因素,例如病人的藥物史等,所以抗生素的用法是由醫生經過慎重考量而處方的。但抗生素亦可帶來其他問題,其中一種便是腸道難辨梭菌感染。
人體腸道內有超過100兆的微生物,其中有「好」與「壞」的微生物。若腸道微生物生態失衡時,即「好」的微生物不足以制衡「壞」的微生物,難辨梭菌便有機會乘機入侵,引起感染。難辨梭菌的腸道感染症狀,包括發燒和腹瀉等。嚴重者可能會產生併發症,如毒性巨結腸症及敗血病等。
難辨梭菌感染乃常見之醫院內發生的腸道感染。長者、患有慢性疾病及發炎性腸病與常用抗生素的病人,是高危一群。香港每年平均有3000宗個案,研究顯示,2015年的30天死亡率高達20.1%,而在2019年降至16.8%。這可能因為醫院管理局在2017年開始,推行抗生素導向計劃,以減少抗生素帶來的難辨梭菌感染機會。
現時醫生主要會用特別的抗生素來醫治這種疾病。不過,這同時增加再次破壞「好」的腸道微生物之風險,所以有機會復發。較早前,中大醫學院率先把「腸道微生物移植」(FMT)引入本港,用於治療復發性難辨梭菌感染。微生物移植有助回復患者的腸道微生物生態平衡。而腸道微生物生態失衡有機會與其他疾病有關,所以開始有研究,針對腸道微生物移植用於其他疾病的治療成效。
然而,預防勝於治療,我們也要慎用抗生素。
作者為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