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4日 - 信報
近年流行以中醫方法養生,這股熱潮持續高漲。網絡、電視、書刊等都介紹不同的中醫養生學。要達到養生之法,或可先了解中醫養生的內涵——順、靜、修、調、補、固。本文一述。
中醫養生學源遠流長,歷代醫家均對養生保健,從理論到實踐等各方面,不斷進行過研究和改善。
六大方法
至今,中醫有許多有關飲食、鍛煉、防病等的養生保健方法,其內涵可總結為六個方法:
一、順:順應自然
中醫理論強調:「人與天地相應」,《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載:「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是謂得道」。
人要順應自然,最基本的便如「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也就是「春養生氣、夏養長氣、秋養收氣、冬養藏氣」。
春天萬物生發,要養肝、養陽;夏天是生長時節,主養心,晚睡早起,少發怒,該出汗就得出汗;仲夏季節又熱又濕,要注意養脾、祛濕;秋天是收穫的季節,要養肺、養陰,早臥早起,情緒安寧;冬天講究養藏、養腎、養陰,要多曬太陽,早睡晚起。
二、靜:靜養神氣
《黃帝內經》講:「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現代社會工作節奏快、生活壓力大,大多數人身體處於亞健康狀態,一定要學會調養情志,做到「恬淡虛無,真氣從之」。
也即是說,大家要好好把握生活節奏,勿常在焦急、受壓、緊張、驚怕、不安等的狀態,宜多點放鬆,宜抽時間來作靜坐、閉目養神等方式,靜養身、慢養心,從而做到「陰平陽秘,精神乃至」。
《素問.痹論》載:「靜則神藏,躁則消亡。」靜則百慮不思,神不過用;反之,神氣的過用、躁動,往往易耗傷,會使身體健康受到影響。
要做到「精神內守,病安從來」,「靜」非常重要,歸納有三:1、以清靜為本,無憂無慮,靜神而不用,即「恬淡虛無」之態,其氣即可綿綿而生;2、少思少慮,用神有度,不過分勞耗心神,使神不過用,即「少思慮以養其神」;3、常樂觀,和喜怒,無邪念妄想,用神而不躁動,專一而不雜,可安神定氣。
三、修:修身行善
孔子提出「仁者壽」觀點,強調人要常懷博愛之心,常存濟世之仁,才能保持心志安定,故而可長壽。
中醫認為,德高者五臟淳厚、氣血勻和、陰平陽秘,故能健康長壽。善良者往往能獲得內心的溫暖,緩解心中焦慮,故而少疾;惡意者終日在算計與被算計中,氣機逆亂、陰陽失衡,故而多病而短壽。
現代醫學認為,一個人若能拋卻私心,助人為樂,行善積德,必定身心愉快。每做一件好事,都會獲得心理上的一種慰藉和滿足,促使神經內分泌系統良性運轉,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減少疾病,延年益壽。
四、調:舒調情志
養生要重視精神調養,舒調七情六慾,使其暢達,以利心神和調、五臟安定;若七情過極,會危害健康。
《黃帝內經》指出「悲哀憂愁則心動,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即從而影響到腎中陰精之藏守。調暢情志的方法,因人而異,如有詩歌詞賦、琴棋書畫、花木鳥魚、藝術欣賞、古物收藏、旅遊垂釣等。
此外,養生還強調呼吸的調節,「調息」乃練習呼吸吐納,建議平時多做深長、緩慢、均勻的呼吸。
同時,可練「丹田息」——鼻子吸入清新的空氣後,通過意念,把氣送到下丹田氣海的位置(肚臍下約1.5吋位置),然後再把氣緩慢呼出來。在練「丹田息」時要吞咽唾液,配合調津,保健效果更佳。
五、補:補瀉結合
中醫養生推崇以食養、藥養等滋補養生方式來調和氣血、補益臟腑、平衡陰陽,實現健康長壽。滋補養生方式的原則有三:一是先辨證;二是食補為先;三是「補瀉結合」。
滋補養生首先要辨證體質,如屬寒熱,還是虛實;若屬虛證,還要辨明是陰虛、陽虛、氣虛還是血虛等。
氣虛者最要吃主食,多喝雞湯,吃雞鴨魚肉,藥補可用人參、黨參、黃芪等;補血可用大棗、豬肝、各種紅肉,藥補可選熟地黃、當歸、阿膠、枸杞等;補陰藥可選沙參、麥冬、鱉甲、冬蟲夏草、玉竹、黃精、石斛等,食補可用鴨肉、海參、甲魚等;養陽要多吃牛羊肉、狗肉、韭菜、核桃仁、河蝦、海蝦等,藥補可選鹿茸、補骨脂、肉蓯蓉、巴戟天、沙苑子等。
養生還要注意「補瀉結合」,如夏天要多吃冬瓜、薏仁、綠豆等利濕食物,以祛濕排火毒;秋天燥氣當令,易便秘、口乾、咽乾,應多吃潤肺祛燥的梨、百合等食物。
六、固:固精、固氣、固神
養生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固」,包括固精、固氣、固神三個方面。
固精是要保護腎氣,最重要的是節制性慾、房事有節。此外可多吃養腎精的食物,如各種肉類,以牛羊肉最好,還可吃山藥、黃精、枸杞等。
固氣要減少耗氣,說話太多也會耗氣;要多曬太陽,補充陽氣;更要多做有氧運動,增加氧氣;通過飲食帶來水穀精微,以補充陽氣;要少熬夜,睡眠能養五臟之氣。
固神就是要自己學會一些心法和方法,懂得在日常生活中,調養好自己的喜、怒、憂、思、悲、恐、驚這「七情」,做一個可控自己「七情」的達人,身體才少受無形的傷害。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